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读书婚姻育儿
当婆婆看完这些育儿方法,居然……

当婆婆看完这些育儿方法,居然……

作者: 苏青梵 | 来源:发表于2018-07-02 15:27 被阅读19次
当婆婆看完这些育儿方法,居然……

原创: 妈妈克蒙 

常常听身边的朋友抱怨,有了孩子后的生活变得一地鸡毛。还有朋友打趣说,那些觉得和婆婆关系不错的,肯定是还没有孩子的。当然这只是玩笑话,大部分有文化的婆婆都很通情达理,也愿意接受学习新鲜的知识。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家庭矛盾来自育儿观念的不同。我们这代人,既看不上老一辈人二十年前的育儿方法,又对新时代的科学育儿一知半解。所有的东西都只能靠网络搜索和试错积累经验。

但是网上的说法又总是各执一词,常常让我们陷入育儿的困惑和矛盾里。也看过不少的育儿书籍,但总是有那种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无奈。

直到拿到这本期待已久的《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一书。它不是传统的按年龄线,每个年龄段注意事项合集的育儿书。而是根据孩子大脑发育的特点,从智力、情绪、运动、语言、创意五个方面,来告诉父母们,在孩子发育的关键点,该怎样帮助孩子成功度过。

当婆婆看完这些育儿方法,居然……

这本书的作者是《最强大脑》里为科学代言的铁面判官魏坤琳。他从小就是学霸,但是却不是那种呆板的死学究。他在美国获得运动控制学博士学位后回北大教书。

有了宝宝之后,疯狂学习育儿方法,但是却发现很多的伪科学。于是他出来为科学代言,并且和身边的科学家朋友们一起创立了儿童育儿机构。让万千家庭受益。

这本书不光我一人看了觉得好,就连平时不爱看书的爸爸,看完之后都颇有感触的和我分享。

一、原来爱扔东西和玩面条不是淘气的表现。

再不会走路只能扶着围栏站起的时候,我家娃就特别喜欢扔东西,他蹲下去捡起玩具,站起来扔出玩具,倒是锻炼了他的下肢能力,会走路之后也比较稳当,不怎么爱摔跤。

会走路之后,喜欢扔东西都癖好就更加明显了,尤其喜欢扔那些可以发出很大声响的玩具。家里乱到不行不说,还扰民啊。

大部分时间我还是保持新时代妈妈的风度,好声好气的和他讲道理,这是玩的东西,不是用来扔的。

但这家伙有时候甚至把面条捏在手里玩,还会把餐具丢过来,自然免不了爸爸的一顿吼叫。对于儿子,老爹还是比较严厉的。

看了书里的例子,孩他爸颇有感触的和我说,原来咱家娃扔东西,是在建立空间感,去体会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玩面条是在感受食物。这就像是科学家在做实验。

原来毛绒玩具掉在地上不会发出声音,原来我把东西抛出,他是会朝下落的,原来有的东西可以丢很远,有的则不行。原来面条在手里是这种感觉。这些对我们大人来说司空见惯的东西,对宝宝来讲,确实多么的神奇。

二、开始打人的小恶魔,可以以暴制暴么

孩子爱打人可能算是比较困扰妈妈们的问题之一了。每个孩子的暴力倾向可能会有所不同。妹妹家的小宝会拿石头丢别人,我家的是会掐人。

大部分家长发现孩子打人是怎么做的?不外乎一顿打,然后告诉他,你不能打人对吧。你在实行暴力,却告诉你家娃暴力解决问题是不对的。

这里想放一个笑出泪的表情,娃他姥姥也是上面的一员,她说娃掐我,我就掐他,他知道疼了,就不掐了,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我们看看叨叨魏怎么说,当孩子正在打人,首先要立场坚定的制止,握住孩子的手,带离打人现场,帮助他的情绪降温。

然后,回顾事情,帮助解决问题。孩子打人可能是语言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够,所以才会付诸暴力的。

想想也是,那么小的孩子,每天有很多想做却又做不了的事情,而且还不知道如何表达,更不知道怎么杰克,可不就只能有暴力这个人类的天性来解决问题了么。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平时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最重要的。

三、宝宝表现好,别在只说“你真棒了”

过了一岁半之后,小家伙的技能飞速提升,最近不光能指认书上的数字,还认识了玩具,蔬菜和水果。

每次听见我夸他真棒的时候,脸上总会露出得意的表情。不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也觉得这个方法特别实用。

但慢慢我发现,他总会挑自己熟练的东西,容易答错的反而会跳开,看了书之后才知道,是我得夸奖方式出现了问题。

一味地夸赞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种不走心的表扬,不但会让孩子厌倦的敷衍,还会让他养成怕困难的心态。

答对了就是聪明,那答错了就代表不聪明了么?按照《终身成长》的成长型思维演化出的正确表扬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1.夸奖他的努力还不是表扬聪明

2.表扬过程,而不是表扬结果

3.表扬成长,而不是表扬表现

对照这个方法,对于宝宝的表现我得表扬方式应该调整为,宝宝你很爱学习,你让妈妈每天给你念书里的内容,经过努力,你全都记住咯!真好,来给一个爱的抱抱。

四、隔壁家孩子看视频会了新技能,我该不该让孩子也看?

不记得什么时候,看到一篇文章说看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和创造力。吓得我在家带娃基本不开电视。

很多家庭可能会出现娃太调皮,发现看电子产品时候最老实,为了休息会就让他们多看看吧。

但是前两天听说邻居家的娃,跟着视频学了不少东西,一下子就纠结要不要也让自家娃也看看。

看不看电子产品,这是一个问题。

叨叨魏说,两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看,因为两岁正是各个感官发育的关键时期,而电子产品只是个平面 互动也有限。孩子大脑受到的刺激就不够,学到的东西就会少。

但是现在人手一个手机,iPad的时代。完全不让娃碰,恐怕也很难。这里魏老师给支招了。

1.限定时间

2.限定场景

3.提供替代方案

要记住你现在带娃偷的懒,以后都得加倍还回来,一岁以下娃必须禁止,两岁以下看电子产品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当然也不能说电子产品就是洪水猛兽,选择互动类的app,而不是被动接受类的,适当的玩一玩还是可以的,但是要适当。

严格限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说白了还是从自己做起吧,毕竟爱玩手机的爸妈,带不出喜欢读书的娃啊。

五、孩子什么事都依赖我,会养出妈宝男么。

经历了独生子女这一代,421的模式特别容易让我们不小心就掉入了“过度养育”的陷阱。

高中生上学还是父母接送,甚至大学了还是爸妈拿行李,全家一起出动。怕路上不安全,怕太辛苦,怕这怕那,一不小心就把孩子的自助能力全都剥夺了。

你以为的爱,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害,豆瓣上不是有个父母皆祸害的小组么,人数之多,令人咋舌。

当他该独立的时候,你事事查收。等你帮不了他的时候,他会对你无比憎恨。这就好比高中时候都要求孩子不许早恋,但是大学毕业却希望他马上拥有合适的结婚对象。

但是反对过度养育不代表对孩子放任自流。我得原则是只要不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伤害环境的事情,其他的不会有过多的阻挠。

还记得那个说自己妈妈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的小学生们,也是给广大父母敲响了警钟,不是你全心全意为家庭,为孩子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爱。你要先让自己的人生活的精彩,孩子的人生才会过的精彩啊。

都说孩子是天使,但其实熊孩子常在而天使不常在,但是说他们是下凡来帮助爸爸妈妈成长的小菩萨,这点我是认真的。育儿育己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

由于篇幅原因,我只罗列了感触比较深的几小点内容,书里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科学育儿方法。

都看到这里了,还愣着干啥,还不赶紧给婆婆老公买一本,全家一起科学育儿。

相关文章

  • 当婆婆看完这些育儿方法,居然……

    原创: 妈妈克蒙 常常听身边的朋友抱怨,有了孩子后的生活变得一地鸡毛。还有朋友打趣说,那些觉得和婆婆关系不错的,肯...

  • 我的孩子就是这样成长的

    对于育儿,是现在大多数妈妈都关心的问题!相信很多妈妈都买了不少的育儿书籍,学习了很多育儿方法!但是这些育儿书...

  • 2019-02-13

    膳茹堂老师告诉你这些育儿大坑 宝宝出生后,父母常常会用一些传统育儿方法来照顾他。但这些方法有很多是不靠谱的,对他的...

  • 2020年看完的第一本书

    这是我2020年看完了第一本书。 首先在写书之前要反思自己买书的方法。在买这些育儿书籍时不加选择,直接在淘宝搜索育...

  • 六大育儿大坑,你入了几个?

    育儿的这条道路上,许多新手爸妈因为缺乏丰富的育儿知识,就只能从老一辈的身上去学习。但是在这些育儿方法中,难免有很多...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教育界的“葵花宝典”,你值得拥有

    当一个女人成为一个妈妈时,好像很自然的就母爱爆棚,自动去寻找各种育儿方法,育儿经验。而我第一次正式阅读育儿书籍,却...

  • 书评:《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 轻松做父母》

    刚看完一本育儿书《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 轻松做爸妈》。 作者高志宏、徐智明,是一对夫妻,都毕业于北京大学,此书是他...

  • 这些儿童成长的迷思你有吗?

    作为一个孩子妈妈,这些年也是看了各种育儿指南,而且尝试了各种育儿的方法。孩子现在渐渐长大也出落得很优秀。 但其实越...

  • 智力发展最佳时期

    [调皮]如果你的孩子在1岁以内,这些开发儿童早期智力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不是我的育儿经验,是我也在学习的育儿经,只...

  • 一个家最好的样子就是:我爱你,与我不同

    在家庭中,当其他养育人与我们的带娃方式不一样,我们常常会心里一咯噔,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育儿经,当这些“育儿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婆婆看完这些育儿方法,居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rl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