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傍晚外出吃饭,在路口停留的一瞬,发现路边一丛竹林中缠绕着一根萝藦的藤。自从我认识了这种植物,便发觉处处都有它的身影。缠绕在竹林上的这一株,不同的是,它已经结了果。没想到它的花儿米一样小,果却像枣子一般大,顶端尖尖的,倒挂如纺锤,表皮上许多小凸起。
以前只见过萝藦开花,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它的果。它的叶子是心形的,跟牵牛花的叶子有点像,只不过叶片更厚,颜色灰绿。它的花很小,花瓣像海星的触角一样反卷着,但香味却很浓郁,所以总围绕着很多小昆虫。在古代,它又叫芄兰,所以诗经卫风有一首《芄兰》中说“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说的便是它。觿是古代一种玉器,能用来解绳子结或解衣服扣,形状锥形,可能便像芄兰的果荚一样。佩觿表示长大成人,具有解决难题的能力,所以古人说“能治烦决乱者佩觿”。
除了萝藦的果,今年还意外见到了不少玉兰的果,它们的果实都属于蓇葖果。往年几乎从未见过市内的玉兰树结果,它的果实我只在几年前于山中见过。奇怪的是,今年在小区便见了不止一株玉兰树结了歪歪扭扭的果实,远远看去像是一串葡萄。现在它还是青色的,等到秋后就会变红变黑,干枯了裂开来,露出红艳艳的珠子。玉兰结果,不知是不是跟今年夏季气温过高有关。
秋季正式开学之前,幼儿园所在小区的东门一直是关闭的,所以我送女儿去幼儿园要绕行一大圈。如今开学,东门开了,路便近了许多。不过,回想一下,几天不绕行那一段路,竟也少了很多乐趣。因为在那条路上,可以见到许许多多的花草果木。每天早上,我俩一边看,一边聊,不断会有新发现。天凉了以后,草丛中的牵牛花多起来,紫色的,蓝色的,白色的,深深浅浅,东一朵,西一朵,有的还藏在枝叶间。每次女儿低着头往藤蔓中看,发现一朵花就像发现一个捉迷藏的小朋友。
夏末,开小喇叭形状花的植物特别多,除牵牛花外,还有南瓜,丝瓜,葫芦,玉簪,夜来香,凌霄,大大小小,颜色各异,都是一个个喇叭状,像吹奏着一支乐曲。不同的是凤仙花,它的花形很奇特,像展翅的蝶儿。小时候只见过淡橙色的凤仙花,可用来染指甲,人们称它小桃红。在我们绕行的那条路上,有一家院前种植的凤仙花竟然有很多种颜色,还有一种是白色的。一入秋,枝头的果实也很耀眼,比如石榴,枣子,核桃,最让女儿感兴趣的是无花果。沿途有好几株无花果树,它们的叶片宽大,像手掌,果子也结了不少,女儿每次见了都凑过去细看看。
如果不是步行,如果不是绕行,我们可能就不会那么亲近地去看这一棵棵植物。也因为这段距离,我与女儿多了许多闲聊。接她放学之后,再去买蔬菜,水果,食物,一起回家的路上,她就能帮我算账。买四块蛋糕卷,两元五角一块,一共多少钱;三块月饼,一块九元,一共多少钱;七元钱一块的雪糕,可以换几个三元五角一个的雪糕,她都能准确地算出来,然后还能告诉我所有的东西一共多少钱。
有一次说起音乐,我还给她讲了讲中国古代的乐器。我对音乐一无所知,但历史知识我知道一点。中国古代乐器有弦乐,比如古筝、琵琶、琴、瑟;有管乐,如箫、笛、笙、簧;还有打击乐,如编钟、磬、鼓。这些乐器的材料,有丝、竹、金、石、木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很特殊的音乐,那就是人声。然后我问她,你觉得这些乐器中哪一种最好?没想到她毫不犹豫地说:“是人的声音!”这真有点让我惊讶,我夸赞她说,你说的对,古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古人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她一下子就记住了这句话。
她最近沉迷于玩魔尺。一根24节的魔尺不够玩,我又给她买了两根长短不一的。她一个人安静地掰来掰去,变幻出各种造型,又把两根魔尺镶嵌在一起,组成更多形状,乐在其中。因为魔尺,又玩起了魔方,二阶的魔方,刚一拿到手不知怎么弄,我陪她一起看视频,一天练习一个步骤,没几天就很熟练了,每次让我帮她打乱,她不一会儿就都能复原了。最后还是觉得魔尺更有新意。
每天睡前我给她读一会儿书,现在正读的是《三国演义》连环画,另外如果时间充裕就再读一篇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的四大名著连环画真是非常好看,每本一个小故事,内容丰富,而且以前的人画的画也好看。自从开始读历史小说,女儿就对绘本之类浅显的内容失去了兴趣。孩子的理解力常常是出人意料的。比如三国演义我也是看过两三遍的,但是有很多内容仍然觉得陌生,像《跨江击刘表》,说起来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读起来也只觉得喧闹。但女儿却听得很认真,尽管也很难说她听懂了。
2022.9.6,晴,15-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