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读书
四英尺高,半英寸厚,一个与众不同的奇特男孩

四英尺高,半英寸厚,一个与众不同的奇特男孩

作者: 贝妮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19:58 被阅读4次

    前阵子,收到一套英语绘本,让我很傻眼——凭我这三脚猫英语,考了三次才勉强考过四级的英语水平,要怎么给儿子讲?

    可囤着不看显然也不是我的风格。于是,我就硬着头皮看了几页,然后发现内容其实没那么难,而且,翻到后面几页还看到有中文讲解。

    这么一来,我就有信心了,把儿子叫过来,就给他讲起来。当然,喜欢挑战的我,可不会那么简单地直接读中文,我就那么假模假式地念英文给他听。

    没想到,第二个单词就把我给难住了……“Lambchop”不会念……我支吾了一下,瞥了一眼儿子,看他没啥反应,我就含糊过去了。

    磕磕巴巴念完一页,儿子当然就开始问了,快告诉我,讲了什么?

    我对照着中文,把意思给他说一下,儿子就催我翻下一页。

    就这么的,一下子讲了两本书。后来又抽了一晚,把剩下两本都给他讲完了。

    这套书是美国非常经典的童书《纸片人斯坦利大冒险》。纸片人在美国可谓家喻户晓,这个角色的经典程度可能跟我们的葫芦娃差不多。我收到的礼物是这套书里的前四本,《恐怖的双头怪》、《急中生智的消防员》、《临危不乱的捕鼠高手》和《不可思议的露营员》。

    在不了解基础背景知识的情况下,这套书看起来格外有趣。

    1.特殊的阅读体验

    每本书的开篇都告诉我们,斯坦利为什么叫做纸片人。斯坦利是一个孩子,斯坦利是他的名,前面那个“Lambchop”是他的姓。他有四英尺高,也就是一米二(很巧的是我儿子也刚好一米二,这套书非常适合他这么大的男孩子读),但他身体只有半英寸厚,也就是13毫米厚——自从他被一个广告牌压扁之后就变成这样子了……

    听到这里,我儿子就马上吃惊地问,怎么会被砸这么扁?那他还活着吗?噢,按照常识这样肯定就活不了了。可这是故事呀。我这么回答他(这一般来说是一种隐喻,但容我先往下讲故事)。他马上就欣然接受了。

    接下来,我把后一页的内容读了一遍,然后问儿子,你觉得纸片人喜欢他这个样子吗?儿子看着图片说,喜欢,因为这样他就很灵活。没错,他和他的家人一样,都喜欢纸片人这个状态。

    虽然儿子不懂英文,但他依然可以大致猜出是什么意思;再进一步说,正是因为他不懂英文,所以在听我读英文的时候,他不是被动接受故事内容,而是可以开动小脑筋猜测故事在讲些什么,然后再对比我的答案揭晓,看看他自己有没有猜中。

    这就是讲英文绘本的特殊乐趣所在。

    此外,在遇到感叹词和他感兴趣的又比较奇怪的画面时,他更是迫不及待要问发生了什么?如果猜对他就很得意,如果猜错他就恍然大悟,无论什么情况都阻挡不了他想要知道下一情节的热情。

    2.不一样的想象力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套书能够经久不衰,让孩子们这么喜欢呢?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之一就是这个故事的想象力。它并没有神话,比如精灵、妖怪之类的,完全是以美国幼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但是,它又有神奇的地方,纸片人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

    纸片人只有它物理的特性,扁扁的薄薄的,除此之外就跟正常人一样,但即便这样他也可以做到很多正常人做不到的事情,解决正常人解决不了的难题。比如,他能钻进墙缝里捉老鼠,他能变成毯子让人拉住两头兜住树上掉下来的猫咪。

    所以,斯坦利不但能够接受自己异于常人的外貌,还能充分利用这种特性,去做只有他才能做到的事情。这就是这个故事深层的隐喻意义——接受身体的缺陷,发掘自己独有的特性。

    如果你问孩子扁扁的身子可以做哪些事情,孩子一定会饶有兴致地去思考,把能想到的功能都讲给你听,说不定会说出让你惊讶的答案。这便是发散性思维的启发运用。

    都说想象力不能有限制,因为这会扼制想象力的发挥,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要解决难题的时候,往往有各种各样的限制让你没办法想出别出心裁的解决方案。所以,适当地做一些有限制性的发散性思维锻炼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创造力的基础。

    3. 规则和礼貌

    此外,这套童书还用美式幽默在潜移默化中教导孩子要守规矩、懂礼貌。比如,几乎每本书上,斯坦利的妈妈都会对孩子们说,不要说嘿,要懂礼貌。但是,遇到紧急情况,为了提醒孩子们,妈妈也忍不住大声说嘿!这时候,孩子们就会打趣地对妈妈说,嗯?你不是说要懂礼貌吗?

    所以,有时候孩子看似听不进去,但他们其实就像海绵,消化吸收着父母的一言一行,指不定在哪天就表现出来,指不定哪天就对他起到了作用。那么,这样的话,作为家长,不妨思考一下,你对孩子一直以来表现的是有益的言行呢?还是有不少坏榜样在里面。

    还有个消防员的故事也很有意思,斯坦利一家获得了去消防局参观的福利,斯坦利就特别想尝试一下跟真正的消防员一样从柱子上滑下来。但是消防局长并没有主动邀请他们做这项尝试。斯坦斯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并没有说什么。

    后来,斯坦利利用自己身体的属性帮助消防局解决了一个困难,消防局长就非常开心,愿意满足他一个心愿。于是,斯坦利就借机实现了这个心愿。

    这就是一个做人的礼貌和规则,在你得到一个恩惠的时候,不能得寸进尺,不停地提要求;但当别人主动提出帮你圆梦的时候,你就要好好把握机会,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4. 美国小朋友的日常生活

    《纸片人斯坦利》这套书还是典型的带有美国特色的绘本,能让孩子了解,在地球另一端的小朋友会过什么样的日常生活。

    他们会在学校里过万圣节,会在学校的课上展示自己家里的东西并给大家做介绍,他们还会有机会参观消防局,去外面露营。

    这些活动,对我们中国小孩来说,都是很新奇的体验。不过,他们往往不会意识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同,只会觉得,哇,万圣节好好玩,我也要参加万圣节。露营也好好玩,我也要去露营。

    虽然我们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愿望,但起码能让他知道外国小朋友会做些什么,开阔他的眼界。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问问题,有什么活动是我们中国小朋友会做,但是外国小朋友不能做的事情呢?

    5.英语启蒙

    《纸片人斯坦利大冒险》收到的时机对我们来说也很巧,刚好是在儿子上了一两个月英语课之后。

    孩子对英语稍微有了一些概念,也就更愿意去听一听这些英文讲的是什么。

    我们大人学英语,往往会在大脑里做一个语言转换的工作,就是看到一个短语,先逐字翻译成中文,然后组合起来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虽然这个过程很短暂,一般人察觉不到,但其实就是学起外语来感觉费力的地方。但等到学到一定程度,这个转换过程就会省略,看到一段外语,心中自然知道是在讲什么。比方说,看到一段描写一个动作或场景的外语,熟练的人脑子里会先看到那个画面,然后才去用中文组织语言。

    那么,作为孩子来讲,如果一开始就以这样的思维去学外语,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所以,孩子的英语课上,老师就提醒我,不要去给孩子翻译,如果他的反应不对,你就重复那个英语,然后用手比划给他看。比如说,clap,就拍手给他看。

    就像这样,遇到符合孩子接受程度的简单短语时,我们就可以放慢速度,指着画面,对孩子重复,这样他就会明白。而每本书里开篇重复的部分,也是有助于孩子记忆的。

    对孩子来说,没有不好的绘本,只有不会讲的家长。充分挖掘绘本的价值和吸引力,孩子便会慢慢受到引导和启发。

    最后,给大家看下我儿子自己制作的纸片人(涂色之后沿虚线剪下来,再做了一个挂钩)。

    ********************************** image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英尺高,半英寸厚,一个与众不同的奇特男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we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