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2f993d43f5fa29eb.jpg)
又是一年端午节,说真的,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过每个节都觉得寡淡无味,偶尔会有点卯应个景的想法,尤其是今年,但无论心情如何节还是要过得,端午节前,还是团购买了粽子,备了少许时令菜,做好了过节的准备。
而对于粽子这样的精致活,是完全没试过,想来也是做不了的。
儿时在老家时,端午是不包粽子的,通常在屉子里铺上粽叶,上面将泡发好大黄米和糯米与枣一层一层垒起来,先大火蒸开,再慢火蒸2小时左右,其间视情况,蒸到一定程度,每隔十来分或半小时点一次水,以求米糕的软糯,喜欢吃甜的,点水时加糖,不加糖其实也中度甜,因为有枣和米本身的发酵过后的甜味。
米糕好不好吃,有两个关键点,泡发和点水。
泡发时,前几天不能搅拌,后来换水,还用开水浇一回,母亲教过,也试过,但没获得精髓。
点水更讲究,什么时侯点开水,点温水,什么时候点多,什么时候又点少,都有说法,不是技术娴熟的,程度上就不好掌握。
也因为家人爱吃,试过两回,未成功,收笔吧。
记得姨那会儿最爱吃纯黄米糕,而婆婆喜欢多放枣,只可惜两位老人早逝,再也吃不上了,而我们这一代,也因为疏于练习厨艺,手艺终是失传了。
也和同坐班车的大姐,说起包粽子的事,她以更详尽的讲解,从糯米发泡,粽叶的清洗,到包粽子说了个遍,理论上能理解,估计操作性还是差一些。
可能是大姐绘声绘色的描述,真馋了,当即网上下单买了粽子。
而母亲的米糕,也经几个人的手,辗转在端午节那天,上了餐桌,随之带来的,还有最拿手的土豆丝豆芽拌得凉菜,吃着吃着,不禁百感交集,想起许多与粽子有关的人还有事,而随口夹起来入口的,竟是新拌的苦瓜,甜与苦也顿时汇在一起了。
今年,上至疫情下的国之殇,下至个人身心的诸多不适,人生的诸多滋味也都在其中,再一想,只要咬紧牙,挺直腰杆,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这个与粽不同的节日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