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与“内在小孩”和解,拥抱自由的人生

与“内在小孩”和解,拥抱自由的人生

作者: 壹凡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20-04-22 20:35 被阅读0次

林蕾 宜昌精分学习小组 原创分享第420篇

图片来自网络

每一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都是完美圆满的,后来因为不同的养育环境、不同的家庭文化与社会形态,使得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被扭曲了,有一部分被剥夺了,有一部分被压抑了,有一部分被冷落了。幸运的人,用他的童年治愈他的一生;不幸的人,用他的一生治愈他的童年。

在和我一起工作的咨客和学习的案例中不乏有经历过童年创伤、养育环境恶劣、成长经历曲折的人。他们成年后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有正常的人际关系,他们外表看上去成熟而干练、工作能力出色,可他们时常觉得自己有时候内心很脆弱、有时候哭、有时候笑、有时候莫名其妙歇斯底里、有时候悲伤、有时候愤怒、否定自己、苛责自己、自怜自艾、亲密关系糟糕,这些糟糕的体验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无法真正的获得快乐和心灵的自由。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孩子,大多数人在外表上虽然长大成人,然而在内心深处却有个受伤哭泣没有长大的“内在小孩”。内在小孩是源自于儿时经验存在于人们内心的一个心理实体。我们不确定他的年纪,但有些时候他比我们以为的还要小。很多人形体虽然长大了,却因为小时侯的一些基本需求没有被满足,或有被伤害的经验,导致这些人的内心还存留着脆弱、受伤、需要被关注的童稚小孩,这就是内在小孩。这些人自我关怀与照顾能力也没变发展出来,以至于童年的负面经验仍持续干扰长大成人后的生活。当然所有出现的困扰不一定都是因为“内在小孩”,但“受伤的内在小孩”确实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困扰。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要如何与内在小孩和解,拥抱自由的人生呢?

(1)识别内在小孩,与内在小孩对话

首先,第一个阶段是连接,连接内在小孩,看起来是最简单的,但是在某些忽视自己身心的人身上,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第一点,咨客可能怀疑内在小孩的存在,也就是说,不想看到那个曾经受伤的自己,这时候会用理性来保护自己。他们会问:“哪里有一个所谓的内在小孩?还不是自己想出来的?”或者他们会强调,过去的现实是无法改变的,去看又有什么意义?的确,并没有一个外面的小孩,存在过的现实也无法改变,然而留存在记忆里的受伤害的身心感受以及这些身心感受对我们的当下产生的影响,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回溯过去的目的,不是反刍创伤,更不是为了沉浸在创伤里。切开结痂的伤口,对谁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当创伤极其深重,而麻木和冷冻,已经成了惯有的保护模式的时候。这时候,回溯是难的,然而也是更加必要的。回去看到听到感受到自己真实的感觉,允许那些伤痛的浮现,就好像是伤口下的脓水,切开伤口,是为了允许这些腐化的部分放出来,然后包扎上药,让伤口真正的愈合。

第二点:就是咨客拒绝与内在小孩连接。就是冷漠型极其衍生的恐怖型内在小孩。这类小孩连接起来通常比较困难,他们会拒绝沟通,不听不说不看面无表情,无论怎么尝试,就是保持这个状态,或者恐怖型会变出吓人的样子,来拒绝。这时候,需要引导需要疗愈的技巧,然而,最根本的是需要带动咨客的耐心和对内在小孩的接纳以及无条件的爱。有了这样一个基础的接纳和陪伴之后,才可能有进一步为内在小孩解冻。

第二阶段就是倾听,允许内在小孩表达自己的心声,这个部分原理也还是很简单,就是允许创伤浮现,允许脓水流出来。这个阶段,内在小孩可能会很情绪化,比如愤怒,比如自怨自艾无比委屈,比如恐惧充满担心和忧虑,也可能对自己充满罪恶感对他人充满愧疚感,或者企图做拯救者等等。这个阶段首先要允许内在小孩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而不加评判。具体到每种情绪,处理的方式,需要有所差别,但接纳和允许都是前提,情绪没有好坏,情感是在经历和碰撞中自发的结果,无法用理智或者道德来一下子扭转,因而这个接纳和允许,是一个基本的尊重和前提。而对内在小孩情绪和感受的切身的体会和接纳,也是跟内在小孩进一步建立信任感和亲密感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可能有转变。

第三阶段就是沟通和转变,这个阶段也是重中之重,也就是消炎上药包扎的过程。对这些内在疗愈中,第二阶段都会不同程度的配合第三阶段的疗愈进行,倾听内在小孩的声音,允许接纳他们的情绪的同时,我们需要另一个角色来平衡,就是内在父母。在这个两个阶段的整体疗愈中,连接到内在小孩的同时,需要引导成年的咨客来扮演内在小孩的父母,也就是树立成年自我的内在父母这个角色。内在小孩的每一步打开,都伴随着内在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同时成年自我在树立内在自我、扮演内在父母的过程中,也在学会对内在小孩负责,也对自己的生活更加全面的负责。这个过程不止是疗愈内在小孩,同时还是自我力量的积蓄。

疗愈在某种程度上是全息的,内在小孩看似简单,却也关系到方方面面。当内在小孩的创伤得到抚慰疗愈并进一步得到滋养的时候,我们的成年自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去接纳,如何去爱人,如何去爱自己,如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

(2)重新定义人生

再现过去的情景,改变自己在其中演绎的角色,问自己需要采取什么新行动,你就可以找到解决新的问题的方法。人并非是受命运摆布的傀儡,你自己拥有对自己命运负责的能力,你也有能力治愈自己。

(3)关注当下的自己

原生家庭、童年创始可以作为一种解释,却不能作为解决之策,一切都是因为过去更是一种错误的执念。关注现在的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远比执着地看向过去更有意义。这也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倡的目的论,即关注眼前的自我,而不是一切原因都在于过去。

(4)觉察执念,掌控执念

铃木敏昭强调执念不可过度,应该适可而止。当你从所有的执念中解放出来时,你就可以自由地改写人生,你接下来的人生是一张白纸,你可以尽情书写你喜欢的内容。

自由的人生开始于放下对自己内心的束缚,拥有拒绝被支配的勇气,跳出执念的牢笼,走出人生的泥潭,改写人生。

携手并进

相关文章

  • 与“内在小孩”和解,拥抱自由的人生

    林蕾 宜昌精分学习小组 原创分享第420篇 每一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都是完美圆满的,后来因为不同的养育环境、不...

  • 与内在小孩和解

    孩子,你要看到所有人的内在,都有同样的恐惧,焦虑和创伤,这是把所有人联结在一起的共同的苦难。所有想要到达新世界的人...

  • 《与自己和解》---十条系列之五

    参考书目:《与自己和解》 1、发现自己的内在小孩 每个人的身体内都有一个内在小孩,再完美的父母也无法满足内在小孩的...

  • 接纳自己的内在小孩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小孩,我们就是这个小孩的父母。 人生最难的修行,其实就是与自己和解。接纳自己的失败,接纳自己的平...

  • 与自己的内在小孩和解

    中午吃午饭的时候,大宝和小宝聊天说到他们的弟弟,然后我补充说是幺妈家的弟弟时,儿子很敏锐的发现到我的情绪起了变化,...

  • 与内在小孩和解:重获自信勇敢人生

    为什么原生家庭很重要?为何要疗愈童年创伤?为什么要与内在小孩和解? 因为我们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爱与安全的过程。...

  • 重塑自己的“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二)

    【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和解】 主题:解除防御机制 1、内在关系模式 A.我行,你也行(外在父母非常愛孩子)智慧的父母...

  • 拥抱内在小孩

  • 拥抱内在小孩

    容易内疚,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错,这是能量低的表现。 是的,这件事真的跟我有那么大关系吗?真的是我引起的吗?我有那么...

  • 拥抱内在小孩

    镜子训练营第八天,【拥抱内在的小孩】。 拥抱内在那个脆弱、委屈、孤独、恐惧的小孩。感受那个小孩的感受,与她握手言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内在小孩”和解,拥抱自由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kw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