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长时间在对抗和焦虑状态下生活,非常容易产生抑郁状态。因为长期焦虑会让人能量耗竭,进入抑郁状态,抑郁的特点就是减少能量激发、减少目标,最终放弃行动,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为抑郁症。这也是中国会有如此多的孩子厌学、没有学习动力,甚至休学的深层原因。
想让孩子有学习动力,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是要和学习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连接。学习应该是充满乐趣的和挑战的,如果父母和孩子在情感上站在一起,去接受学习这项挑战,享受这种乐趣,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身后充沛的情感支持,才会与学习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连接。
父母从认知上要扩大学习的范围,将学习扩展到孩子喜欢的踢球、玩魔方、打游戏、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上,并且让孩子意识到这些事也是很好的学习,和学科的学习一样。
发现孩子的智力长板和优势,请教孩子,让孩子展示他的能力,孩子在教我们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成就感。和孩子聊他喜欢的课外书中的人物,让孩子尽情地和你表达他玩这些的感受,并且陪着他一起玩,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好玩、有挑战性的,在和父母一起玩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父母对他的陪伴、轻松、愉悦、爱和温暖。只要父母不再只是老师和监工的角色,只要孩子提起学习,提起上学不再是一种痛苦时,才有可能真正地爱上学习,也才会迸发出强劲的学习动力。
我们这么做的目的,都是让孩子逐步改变学习给孩子带来的沉重感、压抑感,让孩子感觉学习虽然是有挑战性的,但是可以给人带来成就感,当这种感觉建立起来之后,孩子再遇到学习的困难时,也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想让孩子爱上学习,还要把学习这件事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一是我们不主动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及作业完成情况;二是孩子学习上有问题找我们,我们要给予支持,不给予评判;三是老师让我们找孩子谈学习时,我们可以谈,但是不带情绪,不评判,只说事。这三点说起来简单,但是真的操作起来确实不容易,因为我们的焦虑会让我们不停地督促,督促其实是在释放我们的焦虑。
电影《夺冠》中,郎平最开始也是用自己的教练袁伟民的训练方法训练队员,但是队员们并不像自己那代球员一样能吃苦,成绩也并不理想。郎平开始思考,“这一代球员和我们那一代究竟有什么区别”?
她说:“是我太紧张了。我以为我走遍了整个世界,我已经是一个职业的体育人了,原来不是。曾经一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的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的价值。我们这代人是苦过来的,做什么事情,身上都背着沉重的包袱。我的医生跟我说,你是六十岁的心脏,八十岁的骨头。我姐跟我说,你能不能给我们留半条命。其实,我就是放不下。我们那代人是用命打球,因为生活,因为我们很穷,我们没有时间,没有资格去考虑自己的感受。姑娘们,明天要比赛了,过去的包袱由我们这代人来背,你们应该打出你们自己的排球,你们应该振作起来,放心地去打,放开了打,豁出去打,我和你们在一起。”
对孩子的学习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这一代,或者我们的上一代,是背着沉重的包袱在学习,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觉察自己,我们的包袱及上一辈的包袱由我们来背,我们的焦虑由我们自己消化、自己承担。
郎平在最后告诉队员:“排球是我们的工作,但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我希望我的队员将来不只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还是一个优秀的人。”这样的思考和调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袁伟民教练的一种“背叛”,而“背叛”本身就是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