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孩子口齿不清的记忆,我已经淡忘的差不多了。不过看到脚鱼这个书名还是会想到这是孩子发音不准导致的,可是译做脚鱼,而不是“角鱼”“搅鱼”或“绞鱼”我觉得这里肯定会有原因,因此我更愿意相信,世上原本存在脚鱼这一生物,如同食人鱼那般名如其鱼。
我尝试着问孩子,你相信会有脚鱼吗?
怎么可能,孩子老道地回答,这就是小宝宝话没说清楚,怎么会有长了脚的小鱼,离开水鱼不就死了么,长脚就多余了。
我哈哈笑着,你懂的不少了呀!
当然,我都长大了。
那你不觉得读这样的书有点小儿科了么。
没有!
为什么?
因为我还小,虽然比小的时候长大了点,但我还是小孩子,还是喜欢小动物,不像你,不喜欢小动物,你们大人都这样。
这还真是的,孩子一直想要养一只小动物,可是总是夭折,我们养过小鸡,死掉了,养过小鸟死掉了,养过小猫跑掉了,孩子把所有养育小动物失败的原因归结在我身上,因为我不够爱它们。其实我是认为他不够爱它们,他根本不懂得怎么爱护小动物,小动物只是陪着他的一个玩伴之一,我就像脚鱼这本书中多多的妈妈那样,每次开始养小动物,我就会很心疼它们离开自己的同伴,我认定它们一定不快乐。可是孩子却是那样的喜欢,这样的养育小动物的过程,我觉得我在忍受两边的煎熬。
可是脚鱼这个故事并没有太多深入大人的观点,笔触更多地描绘出多多对脚鱼的喜欢,和因着脚鱼的陪伴,而衍生出的我们大人看不到的那种快乐。难怪孩子说,我不懂他,而书中的多多是懂他。我也不如多多的妈妈,多多想要一条鱼就可以得到,而且还配上那么漂亮的鱼缸和水生植物。
多多和脚鱼一起游水和脚鱼陪多多一起奔跑的情节,在大人看来是近乎荒诞的,但在孩子那里却是顺理成章的。俨然就是通过这种相互尝试对方的习惯,脚鱼和多多成了好朋友。孩子沉浸其中,并身临其境般体味到多多的快乐。
你有没有觉得,大人不断地打断多多和脚鱼?我问孩子。
当然没有,这就像……就像风筝,你知道的……风筝他有一条线,如果线断了……那……那……风筝就回不了家了……那些假想出来的开心的情景,其实本来就很容易被打断,就像你不让我看那么多动画片一样,心里是很想看的,但自己也不希望,因为只有动画片,失去了更多的别样的快乐!我肯定还需要妈妈照顾呢,因为我还小。
孩子这个“风筝理论”着实令我对他刮目相看了,真的像小人精了,心里却嘀咕着:明明这么明白事理,为什么每次对他看动画片喊停的时候,还那样抗拒,真是的。记得前段时间,他要我帮我讲他小时候的事,就给我讲出一套“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在变得更大”的理论,当时我说,看来怀旧是生命的本能,孩子就满脸困惑问我,什么叫怀旧,这才把我对他的认知重新拉回到孩子的水平上。
孩子在认知快速进步的阶段,有时候,我常常分辨不清他的哪种感受是真的,哪种是骗骗我的。有时候会很担心是不是错过了最佳启发引导的时机,正暗想着,孩子忽然问,什么叫节骨眼?
节骨眼就是……
停!我来说,
孩子用手比划着说,你就是这样的!
啊?
你每次都是在我看到动画片最精彩的地方对我喊停,就是那个眼儿,就叫这个眼儿-节骨眼。
我说,我觉得完全不是我在给你讲故事,我觉得是你再给我讲,因为《脚鱼》我真的很涨知识。
孩子不好意思的笑了,可是我还小,我需要妈妈陪呀!哦!天啊,这算不算撒娇呢。
孩子读绘本已经从单纯依赖读图感知情节,转变成配合文字叙述理解故事情节,尤其是内心活动。对关键词的捕捉不只停留在节骨眼上,还有“为什么不行”“你可真行啊”“我也来试试”“很棒的事”“就在这时”“偏偏”……
当奶奶出现提醒多多关掉鱼缸里的灯,我们特意在书上找了那盏灯,我找到的只是吊灯,孩子并不较真,不过他看到奶奶手里好像是遥控器样的东西,肯定是奶奶关了灯,当然,关了灯就看不到灯了。我们也关了灯,这个故事真不错,孩子说,我睡着可能会梦到多多和脚鱼。孩子打了个呵欠说,明天要再讲一遍这个故事。我还没回应,就觉得他进入了梦乡,这秒睡的状态真的太可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