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高古瓷,能够流传保存倒现在本身不是件易事,且世存量本身并不大,可像柴窑这种一片千金的稀有瓷器,成都的一位收藏家就收藏了二十余件,其凭借古诗句的评价,就可将手中的瓷器断定为柴窑,想想都觉得好厉害。。。
“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古诗形容柴窑瓷器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明代《博物要览》描述柴窑瓷器
成都藏家:四大特征同柴窑吻合,用手指轻轻地叩击瓷器边沿,有悦耳的金属之声,延续三四秒才逐渐消失。藏家于先生称,这些瓷器有四大特征,与柴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征吻合。
鉴宝专家:可能性几乎为零
要知道柴窑到现在,学术界和考古界均没给出准确的说法,时代收藏网来分解说关于柴窑的传说和现状:
柴窑是后周时期柴世宗所创设的,所以用其姓来命名。柴窑窑址在河南郑州,所烧制的瓷器青如蓝天,亮如明镜,薄如薄纸,声如响整,釉质滋润细腻;上有细纹,制作非常精细,颜色精妙绝伦,是古代诸多瓷窑中烧制最好的。相传当时清世宗评定瓷器式样,对柴窑瓷器评价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所谓“雨过天青”,是指淡蓝色的青瓷。柴窑瓷器以天青色为主,其余的有虾青、豆青、豆绿等颜色。还有一种不上釉的瓷器呈黄土色,就是后代所说的“铜骨”。
柴窑瓷器流传到现在的很少,在故宫中还可见到,但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柴窑瓷器很难确定。至于外面流传的真品柴窑瓷器,非常稀少。即使是柴窑瓷器的碎片,也像珍宝一样价值不菲。甚至有人称佩戴这种瓷器的残片可以祛除妖毒、抵御箭炮,这种说法虽然荒诞不经,但是足以证明社会上对柴窑瓷器的重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