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少有人提房地产了,房地产企业的日子也都不好过,前几天还亲眼看到施工队的去某大型房地产公司要工程款,都用跳楼来威胁了,消防车都去了,最终也不知道成功没。
看来政策调控成功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脑子里。
口号要喊,但是我们也应该为自己考虑一下,除了暴涨之前就买房的那些人,其他人都直接或者间接的被房地产市场割了韭菜。
房子不同于其他投资产品,股票、债券涨太高了,我们觉得贵可以不买,但是房子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刚需,甚至关系到部分人的终身大事,贵也得买。当自己要买的时候,看到房子已经比几年前贵好几倍了,这种心情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
房子不是用来炒的,但还是需要做一些资产配置来对冲风险的。
几年前发现自己赚钱的速度竟然赶不上北京房价上涨的速度,于是迫不及待的在北京买了第一套房子自己住,因为太惶恐了,怕不买以后就再也买不起了。
后来在北京及周边又陆续买了几套,有的是为了改善自住环境,有的是为了对冲,抵御房价暴涨,做了一些资产配置。
以前花了挺多时间在买房上面,研究哪里的房子容易涨、实地看房,有时候会认识一些几年前买了一些房子,经历了暴涨,身价翻了几十倍的人,当时还挺羡慕他们的。
现在随着认知的升级,了解到房子、股票、基金、理财产品或者比特币,这些都只是工具而已,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自身的成长,成长为可以驾驭这些工具的人。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资产配置,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现在房价涨和跌对我没有任何影响,暴涨的话我手里持有了一些,暴跌的话我可以变现其他资产来买更好的房子住。
几点简单的建议:
一线城市,资金充足还是要往最繁华的地方买,生活体验好太多,资金一般的情况下,往规划重点发展的地方买,如北京,几年以前的顺义,现在的大兴,原因就不细说了,新机场、京津冀协调发展、雄安新区等,其实一线城市,只要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基本可以闭着眼买,因为人的本性永远使人往资源更丰富的地方聚集。
二三线及以下的城市,买自己能力范围内买得起的最好的房子就行了,一定不要贪图数量。一个原因是好房子住着舒服,心情好,生活充满动力,另一个原因是,没有一线城市的人口红利,这些城市的房子其实是有点过剩的,但是好房子永远是稀缺的。
永远不要让房子限制自己的成长,最重要的还是投资自己,提高自己的场外赚钱能力。
记住:保持成长,你现在所拥有的钱,对以后的你来说,永远都是小钱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