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为他的另一著作《中国哲学史》做的缩写,一本关于中国哲学的通识读本。中国哲学在先秦诸子百家时代就精彩纷呈,语言障碍让这本通识于我而言并不好懂。著述本书,采用的是依时间顺序分类介绍各家各哲学家思想,大量采用与旁家理念对比的方式表达所述主题的哲学基本理念,并且大量引用原文阐述各家理念。从先秦诸子百家到20世纪中国涌现的哲学思想大约都收录其中。
在看此书之前,读文言文主要是以前初中高中时候,按要求背诵,辨析文言文词句和作者的思想。高考的时候语文还挺好,靠这门课上了大学,如今七年过去,看书中提及的《论语》“回也不改其乐也”,第一遍还是要看作者白话释义。所以,不读书会变傻是真的,起码知识会消退。
看书最大的感受是:冯友兰先生的博学和致力于智识传播的心。因为博学,所以在介绍各家理论时,可以随时引用各家的言论作为证据,可以随时插入别家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在我看来,逻辑体系无懈可击。因为我是一个没有逻辑的人。因为致力于智识传播,所以在完成大部头《中国哲学史》后,著成缩写版供公众先行了解书中内容。通识教育,通识读本其实目的是传播智识吧。
其次的感受是,我以为的其实不是我以为的。自己先前以为的各家思想是怎样的狭隘,充满了缺点和不实际。读这本书也是再一次证明了“我以为的其实不是我以为的”。或者是不是由于以前上课节选片段,或者受限于参考答案,或者是自己根本没有深思其中的深意,总觉得学到的许多关于思想家的评价是——狭隘,并没有真正解决人民所需要的实际问题。只了解了结论,但忘了考虑为什么,也没有办法考虑为什么。我以为的其实不是我以为的,比如王阳明,从《新概念作文》不知道第几期看到了这个人,和这个人的“汝不看此花时,汝与此花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鲜明起来”,政治课上批判了他的唯心。事实上,本书上有关王阳明的观点也确实是唯心的,但是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王阳明的主要思想和思想理论背景,以及他的思想来源。如果不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凭什么去评价他的优劣呢。我从未读过哲学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认为,这些哲学家的哲学是有缺陷的,不需要也不值得去读。”书里说,其实王阳明的思想也是要注重实践的,不过是后来的门人和其他人不太注重这个而已。
“汝不看此花时,汝与此花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鲜明起来”
在很长一段不读书的时间内,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喜欢纸质书的人,因为纸质书才有读书的feel”。其实我还没有试过kindle,没有好好读过一本纸质书。任何一种思想和事物都值得尊重,如果不曾了解它的内心,就不应该妄下评价。“你不能让我拍,我就马上拍,你得让我试一下。”这大概就是我学到的第二点吧。
第三点感受是,多读书,读好书,获得大众称赞的书一定要去读一读。柏拉图说应当让哲学家为王,儒家也奉行“内圣外王”的理念。诸位思想家都把哲学放在显赫的位置。先一部看《理想国》的时候,这一点感触就很深,柏拉图借用苏格拉底的人物形象,以逻辑的对话录的形式阐述他的理想国度。思考他的思考,虽然看不懂。于我而言一点点触动就是很棒的体验了。我开始正视哲学书目的重要性,因为我缺乏逻辑,而哲学是充满了逻辑。依据柏拉图的意思,真正懂哲学的人很少很少,他们都成了领导层,所以我不懂也是很正常的。=。=看《理想国》时候是feel到了看哲学书的意义和好感,而看完本书后,是真正feel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对自己的思考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上一点提到的“我以为的其实并不是我以为的”,强化了评价应当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之上。梁启超在《读书指南》里说,现在的青年人各科任务繁重,智识侧重点不同,但一些基础书目是必读的,无论什么专业,其中包括《四书》、《五经》、《李白诗集》等等,我一本都没读过就算了,但是连儒家这个语文课文中经常出现的哲学流派的思想变更、主要思想都不太了解,就觉得好是惭愧。
因为对本书了解尚不够透彻,也因为害怕下错结论,也并未完全懂得这本书的内容和理念,故不敢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为此,可能近期开始第二遍细致读书笔记的过程。生命极其有限,为何不读一些经典的好书呢,起码不要傻乎乎地自以为是了。其实生活教给我很多的教训,都是书里说过千万遍的。比如,蔡元培、胡适都在《怎样读书》里说过,读书要做笔记,要思考。而我还在时不时填补如何阅读书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