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文看看燕伐齐最后的部分,齐湣王的逃亡史。
自译部分
齐王逃亡到卫国。卫国国君把自己的宫殿床铺都让出来,自称为臣,以最高标准招待齐王。齐王却口出恶言,卫国官员见不得他这路数,也骂回去。齐王待不下去了,便又逃奔邹国、鲁国,不管去哪,态度都十分傲慢,两国便拒绝这讨饭之人入境。最后,齐王逃到了莒城(山东莒县)。
楚国派淖齿帅军救齐,齐王任命他为齐相。
淖齿想与燕平分齐地,于是绑了齐王,斥责到:“千乘(山东高青县)、博昌(山东博兴县)之间,方圆百里,下起了血雨,你可知道?”齐王说:“知知”。淖齿继续,“赢(山东莱芜)、博(山东泰安)之间,土地崩裂,漏出泉水,你可知道?”齐王也继续,“知知”。淖齿继续,“有人听到宫门外有人哭,顺着声音去找,又找不到哭的人,离开后就又听到哭声了,你可知道?”齐王,“知知”。
淖齿陈词总结:“天降血雨,就是天在警告你。地裂出泉,地也警告你了。有莫名的东西在宫门外哭,人在警告你。天、地、人都警告你了,你还为所欲为,不知收敛,何得无诛?”于是在鼓里(山东莒县南)将齐王处决。
读书笔记
1、这个故事很残忍。齐湣王最后的故事,是受其傲慢、无礼所致,在这个故事中,荀子和柏杨先生都进行了长篇评论。柏杨以现代人的口吻评论的很出彩,也很到位。所以这个故事的评论,留给他俩,我学习之。但要注意的是,楚国这时出现了,楚国也期望救出落水狗而分得实际利益,分一点乱局的蛋糕吃。
2、荀子评论(节选)
国家,是天下的一种形势。有治理的本领,则能保障安全、挣得荣耀,成为幸福的泉源,享不完荣华富贵。没有治理的本领,则恰恰相反,就会有大的危险。
做一个国家领导人,能够建立礼义,就可以当圣王。能够建立信誉,就可以当霸主。如果只靠权术,那就非灭亡不可。
个人的品德虽然还没有达到高峰,礼义的行为虽然还没有十分完善,然而治理国家,已经得到要领。奖赏刑罚公正无私,已经昭信天下。法律的尊严,臣僚们已经了解。政府颁下的命令,即令有错误的地方,也必定公平执行,绝不欺骗人民。契约盟誓,即令发现对自己不利,也绝不反悔。在这种情形下,战力自会增强,国防自会无懈可击,敌人不可能不产生畏惧。政治一旦清明,盟国必然信赖,即令是偏僻的小国,同样可以得到国际尊重。
这三项——礼义、信誉、权术,英明的国家领导人,应该谨慎选择;有爱心的国家领导人,必须分辨清楚。有能力做正确选择的,控制别人,没有能力做正确选择的,被别人控制。
3、柏杨评论
田地之死,原文记载太过简略,冲淡了事情的严重性,也剥夺了读者获得真相的权利。田地之被淖齿处决,可不是文中这么轻飘飘,而用的却是一种残忍的酷刑。这个傲慢的老汉,在酷刑之下,哀号两天两夜,才行气绝。
我们不了解的是,淖齿跟他相处的时间很短,不可能有血海深仇。即令利害冲突,当场格毙,也就足够,何致下此毒手?不要说对付一个君主,即令对付一个盗匪,用此酷刑,也是一件骇人听闻的暴行。
只有一个解释是合理的,那就是田地的傲慢态度,超过淖齿所能忍受的上限,才引起残忍杀机——淖齿要看看田地被吊到梁上抽筋时,露出什么模样的面孔?原文记载淖齿数落田地:“你可知道?”田地的回答,一律是:“知道。”但在《战国策》上,田地的回答,却一律是:“不知道。”司马光先生把“不知道”改作“知道”,原因不明,但却削弱了田地的暴戾气焰。当他回答“不知道”时,显然没有料到淖齿会那样对付他,所以一问三不知,看你又奈我何?恶棍口吻,跃然纸上。
田地之所以被卫国驱逐,是他根本没有把卫国国君放到眼里,对卫国高级官员,更当作奴仆,迫使对方切断供应,他就不能不逃。然而他并没有接受教训,当他到达鲁国边境时,他要鲁国以天子的礼节侍奉他,鲁国国君必须早晚到厨房察看烹调,站在台阶下面侍候他阁下进餐,等田地吃罢,鲁国国君才能告退,办他自己的事,鲁国终于把他赶走。到邹国时,恰恰邹国国君逝世,田地要以天子的身份吊丧,新任国君要背向棺木,站在西面台阶上,向北哀哭。田地却坐在北面祭坛那里,一面接受新任国君的哭,一面举手表示慰问。邹国也终于把他赶走。
身在逃亡途中,国家已破,吉凶未卜,还在端架子、耍派头。后来到了莒城,莒城可是自己的领土,淖齿又是自己任命的宰相,他展示给淖齿、使淖齿留下强烈印象的嘴脸,一定可观,那正是残忍报复的能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