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学
把握文体特征,深度阅读名著——读陈元芝老师的《路标:引领名

把握文体特征,深度阅读名著——读陈元芝老师的《路标:引领名

作者: 尘缘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20:54 被阅读0次

名著阅读在部编本教材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面对越来越重视阅读的语文学习现状,我们教师身上的担子将会更重。

的确,阅读,尤其是大量的阅读,为学生后续的发展与成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石,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回归语文学习的常识,应当得到所有关心教育关心生命成长之人的响应。身为教师,我们更加需要学会阅读,学会名著阅读教学之法。

陈元芝老师的论文《路标:引领名著阅读走进深水区》就为我们指出了名著阅读中小说这一文体的阅读之法。他抓住情节、人物、主旨三个方面在小说中的变化之处,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紧扣小说文本具体内容,走进作品的内核,让学生通过这样的精读,真正领会整部小说在情节、人物、主旨三个方面的精彩之处,进而领会作者语言艺术的高妙之处。

当陈老师将小说中那些变化之处呈现出来,学生就能够清晰地触摸到整部作品的命脉,这就是阅读中“路标”的指示作用。

这样的精读引领,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相信学生也会在这样的引导下,快速把握小说的三要素,充分理解小说的主旨,也能够比较充分地体验到作者的语言表达艺术,这自然是极为有效的名著阅读指导课。

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之后,在其自身的小说阅读过程中,也特别注意这些明显有“路标”作用的内容,自然也能够快速把握所读内容与主旨。

可是,在我看来,这样的方式就是对小说文体阅读的把握方式。在短篇小说中,也存在这样的“路标”,只是长篇小说中由于文字多、内容更加庞杂,学生找起来可能更加费力罢了。当然,我并不否认陈老师这篇论文的价值,只是在想这样的方法教学是否适用于所有名著阅读。当有些名著不是小说文体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从论文中所揭示的三个方面来进行阅读指导,而要根据名著本身的文体特征进行相应的阅读策略。

比如,在读名著是人物传记时,我们就需要关注文章叙事的线索,依据线索了解传记内容,依据传主的言行举止了解传主的形象特点,依据作者的评论或者文中其他人物的语言、心理等与传主相关的文字,增加对传主形象的思考与深入的了解等等。在读名著是散文文体时,我们就需要根据各类散文的特点实施具体的阅读策略,阅读的“路标”可能就会从对所叙事件(相当于小说阅读中的情节内容)、所描述的对象(可能是人物,也可能是自然景物,或者某一物品等)、作者的抒情议论文字这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阅读理解。

从名著阅读的课型方面来看,陈老师论文中所展示的阅读指导方式应该属于名著阅读指导课的“深入阶段”。在陈老师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痕迹。教师首先指点学生情节陡转处的路标,然后学生发现情节陡转处的路标,如人物的突然消失、自然环境的突然变化、突然添置的物件等人、事、物、景等的意外出现或者突然消失,循此自主走进领会内容的深水区。在寻找人物变化点的路标时,也是抓住环境描写——几处写“星星”得文字、祥子对“烟”的不同态度与吸烟时的言行心理、作者对祥子的精神状态的描写等,循此走进人物的精神实质,体会造成这些变化的根源。在寻找主旨蕴藏地的路标时,则抓住了文中智者的话语、人物的领悟、作者的评价三个方面,领会整部小说的深厚内蕴。

这样先给方法后让学生练习使用进而推广的教学思路,适合于所有文体的名著阅读教学,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握文体特征,深度阅读名著——读陈元芝老师的《路标:引领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an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