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六部》(感知对话录、138)
生存者:
你将沙漠与大海来比喻个体社会与共体社会真是太精彩了,一粒沙子与一滴水有本质的不同,一粒沙子会很快被风吹走,无影无踪,而一滴水融入大海,会有生死之虞吗?一粒沙子在沙漠里的命运能和一滴水在海洋里的命运相提并论吗?个体社会就是沙漠,我们每个人都是沙子暂时堆积在一起,我们的命运有什么意义呢?哪一粒沙子是永存的?哪一粒沙子是幸福的?这个沙漠社会能长久地将沙子们聚积在一起吗?沙子们暂时的聚积有意义吗?相反,海洋的存在能和沙漠一样吗?一滴水在海洋中需要为自己的命运担忧吗?能将某滴水从海洋中单独分离出来吗?将海洋分离成每一滴水的独立存在,它们能存在吗?无数分开的水滴还是大海吗?一滴水能与大海一样存在吗?人作为沙漠里的一粒沙好还是作为海洋中的一滴水好?沙子和海水谁更幸福?谁更愉悦?
感知者:
沙漠社会和海洋社会的确可以两相比较,这更容易让人明白两种社会和两种人的本质不同,选择沙漠式的社会生活与选择海洋式的社会生活当然大不相同,这对于我们,就是一种理念的选择问题,海水的融合与沙子的堆积当然不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前者呢?作为一滴水是不固定不成形的,水滴没有刻意保持自身独立存在的理由,水滴的本能是汇入,水滴的目的是汇入大海。两滴水相遇,有各自生命的隔阂吗?无数滴水相遇,还需要保持自身的存在利益吗?一滴水如果自私有意义吗?人与人相遇,能像一滴水遇上另一滴水一样立即相融为一体吗?人与人为什么不能相通?人与人为什么不能相融?是什么在阻止着所有的人汇聚成人类共同体的大海呢?是生命的私有,是生命的伦理逻辑演绎出来的人间规则在阻止人与人无条件地相同和相通,是生命的伦理逻辑将人与人对立起来,是生命利益将他人制作成“地狱”,是各自的利益目的将人分裂成彼此的地狱,利益之手就像魔鬼一样谋害了我们所有的人。
海水的利益是共同的,沙子的利益是各自的,这就是两者的区别。我们为什么不将存在作为共同的利益,我们为什么要将整体的利益分裂成数亿块碎片,将存在利益作碎片化分割是出于我们的智慧还是出于我们的愚蠢?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海洋的道理不可行吗?我们放弃了生命理念以后,人与人亲密无间地相融,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有什么不好?
将所有人的利益合并为共同的存在利益有什么不好?将所有的个人组合为不可分解的共体有什么不好?我们坚持个体干什么?我们坚持私有干什么?我们分别出你我干什么?注意,这不是大同与共产的概念,这不是指人的平等和财富的平均分配,这是指放弃生命伦理以后人本质的存在状态,是指不以生命为区别的人与人的本质关系,是指新的存在方式中人的关系形态。
海洋就是在这种逻辑关系中形成的,无数滴水汇聚到一起,不再以个体存在,而以共体的方式存在,浩瀚的海洋,永不枯竭的海洋就这样诞生了。如果我们一改生命独立存在的伦理理念,一改各自为生、各自为营的意识模式,一改以个体为前提的社会运作方式,一改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形态,我们作为一个纯粹的感知者,一个没有生命边界和没有私有利益的人,一个无条件敞开的人,一个与水滴的性质完全相同的人,一个没有自我壁垒的人,一个与他人完全相融相通的人,一个只为感知愉悦而存在的人……我们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人,我们还建立不起一个“海洋社会”吗?我们还不会进入“他人即我”的社会状态吗?我们还不会到达社会共体的幸福愉悦之境吗?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共体还可以分拆开来吗?这个社会共体还是一盘散沙吗?
实现人类共体存在并不难,只要把沙漠方式改为海洋方式,只要把我们自己从一粒沙子改变为一滴水,做人的方式一改,我们就将永远告别苦难,一歩迈入永恒的幸福模式。(接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