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可以更好的成为自己。”—《成为我自己》
这是我在这几个月内第一本读完的书,忙乱与迷茫之中,在一堆书里我急切的想寻找一把钥匙,或者一盏明灯,希望它可以指引我完成这段必经之路。很多书都只是看了开头就失去了耐心,只有这本欧文.亚隆的《成为我自己》。
先是听了武志红老师的音频,那句“生命的意义,就是成为你自己”像是一束光,吸引着我。而对于心理学的好奇,或者需求,让我在书店的心理学图书专区有着病人需要药物一样的感觉。《成为我自己》就在这时进入了我的视线。当天在书店,我就一口气读了几十页。老公当时反对我买。可能处于“病人”对于自己的保护,或者逃避。经过挣扎,我选在了放弃。但之后的几天,我都一直被“成为我自己”这句话所吸引。在去上海出差期间,遇到书店,我就会问问有没有这本书。直到后来在京东下单。上个星期6回家拿到这本书到今天,一个星期,即便是这个星期 全家的出游,我也时常带在身边。这像是我的精神支柱。
一位老人的一生,那些愤怒,怨恨,追求,理智,包容,哪些不断自省。从85岁返回开篇的那个男孩,一个人的一辈子在我眼前展开。
1967年,在伦敦的那一章,我的笔记写到,一生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期间的一段在当下,当下看似非常严重,而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间轴里,甚至不值一提。看看哪些了不起的人,任何一个人都不是一步到位的,以发展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一小段的自己。
第24章,与罗洛.梅一起面对死亡。在作者陪伴好友罗洛仙逝的那一段,我正坐在副驾驶上,一家人自驾游的路上。我感觉眼睛里的液体快要溢出来了。回想起很多年我对死亡的恐惧。那种孤独是那么具体,一个人躺在地下,而地面的一切如常,那种窒息,孤独,恐惧,经常让我害怕独处,害怕面对墙壁,害怕幽闭的小空间。不喜欢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吃饭。直到《寻梦环游记》,我清晰记得在电影院里,随着满脸泪水,我对死亡释然。在另外一个被人思念的世界里,她们以及将来的我们都会很好。这也让我想起来去世的爷爷和外婆,曾经在我心里的感受都随着她们的去世变成了对亲人的思念。很多次我梦见外婆,她没有吓我,我也没有被自己吓到,我问她“外婆你回来了”。
从精神科医生,逐步转变为写作来帮助心理治疗,在每个节点的选择,感受着这位智慧老人的心路历程,也学习帮助他成功的哪些习惯。第33章《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写道“这个过程很简单,自从早年在斯坦福大学开始,我就一直保存着一份名为“教学思想”的档案,把我临床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案列存放到里面,我要做的只是打开这个“教学思想”的档案。”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2005年我工作之前,爸爸在电视上看到了曾仕强老师的讲座,记了几页纸的笔记给我讲解工作的事情。说真的,我现在已经不记得具体有哪些了。但我一直坚信以我的性格及资质能有现在的生活,那一定是爸爸教我的哪些起了很大的作用,融入我行为里的教导成为这么多年工作的底层逻辑。只是那时候爸爸每次都跟我强调的工作笔记我并没有执行,或者说压根就没有开始过,那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记得住,何必浪费时间,而现在回头再看,如果按照爸爸的指引做了这项工作,那现在就不会仍旧处于武老师所说的虚体自恋中。幸好,我才36岁,一切都还来的及。
第一次读完一本心理治疗师的传记,在漫长又短暂的一生里,你也许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可以更好的成为自己。中午,豆豆要求我听她朗读一篇蹦蹦兔的故事,第一次放下所有,我靠在她旁边,认真听她读每一个字,稚嫩的声音没有多少年了,即便有错别字那又怎样,她以后会读正确的,我就靠在她旁边静静地听,不做纠正,不去打扰。仔细体会每次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陪伴父母还能一起的旅行。爱那个与自己撑起一个家庭的老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