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为什么读诗?《叶嘉莹说诗讲稿》读书笔记

我们为什么读诗?《叶嘉莹说诗讲稿》读书笔记

作者: 朱九爷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18:04 被阅读0次

    面对芜杂的生活、工作压力,刷抖音、看段子,成为我们打发时间主要手段。短频快的阅读,给我们带来瞬间的快感。然而,哈哈一笑过后,又能留下些什么余味?

    想起小时候,爸爸教我背唐诗。初始并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离离原上草”,“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渐渐当“粒粒皆辛苦”变为“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因拗口且语序不同平常等原因,总是想逃避,也不觉得背这些有什么用。

    慢慢的,就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纷繁的春花,突然明白什么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冬天,天空阴沉,寒风入骨。知道了什么是“北风切切吹衣冷”。


    timg (2).jpg

    古诗离我们并不遥远,
    它们的存在是古人活过的证明,是生命燃烧后留下的痕迹。
    情窦初开时,喜欢喜欢纳兰词,“浮生若梦,别多会少,不如莫遇”。如今,更爱李后主“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走过生命的这些年,体会生命的无常。而这些早已被古人写在诗中,如今被我念在口中。

    德国文学理论家 葛德▪ 漠 认为
    阅读、理解需要合成视野,这包括个人理解历史视野。一个是在“理解”的层次,你首先要能够读懂这首作品。另一个是在“理解”的层次,需要结合作者创作作品的时候,当时的环境。

    好的诗歌有两个基本的衡量标准:
    《叶嘉莹说诗讲稿》中认为:
    1、感发生命的有无,以及这个情感是否得到完美的传达;
    2、所传达的这一感发生命的深浅、厚薄、大小;
    诗歌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当诗人内有了感发的活动,就是一个生命的孕育、开始。然后把他写下来,使之成形。能使读者、甚至千百年后的我们都受到感动。

    我们终将明白什么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独立小桥风满袖”。
    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
    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诗,那幅画。


    timg (1).jpg

    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在认知写作课中,解释:这就是模因,是构建文化的指令。
    换个文艺的说法,经历越多才越发现,所有童年生吞硬嚼下去的古诗词们,都已经携带着作者创作时那一刻的情深,在我们此后漫长的一生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为什么读诗?《叶嘉莹说诗讲稿》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ne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