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书所见 | 查慎行 (清)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这首五绝在我而言绝对是一匹黑马。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不知何种机缘巧合,一首小学语文课本里不那么重要的小诗缓缓浮出了我的潜意识。搜索记忆,居然默背了出来。些许感慨,我以自己亲身见证了一首好诗。好诗见过一次,就能够储存在大脑皮层里,不好的诗则会被选择性忽略,看再多次也留不下什么。
于是乎,一首诗好或不好的新标准横空出世,即能否轻而易举地进入读者的潜意识,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酒干淌卖呒……
从那以后,每提到绝句必默诵一遍它,如嚼橄榄,生津除烦。
相对于被一代代国人从小到大背烂了的很多唐人的五绝,这一首如幽居空谷的绝代佳人,从我的诗词记忆中脱颖而出,因此,我谓之黑马。
闲话少说,切入正题。
说起作者查先生,这位清朝浙江海宁人(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几乎集中在江浙,真正的人杰地灵),据说五岁能诗,二十岁遍游各地,以诗文名动一时,被纳入"清初六家",一度为东南诗坛领袖。其叔其弟其子均学而优则仕,时称“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
将历史的书页往后翻,更不得了。大名鼎鼎的金庸(原名查良镛),穆旦(原名査良铮)就是海宁查氏的后代,文学的基因传递到这里造化出震古烁今的异彩,这两位堪称大师的兄弟,分别将中国现代小说与诗歌的创作推到了顶峰。查先生有灵,定当含笑,快慰于九泉。
扯远了,说回查先生。
康熙朝,查先生官至翰林院编修,十年后,辞职返乡,归园田居。雍正朝,因其弟涉案牵连被捕,获释后不久便驾鹤仙逝,斯人长已,一部《他山诗钞》存世。
且不论他有万首洋洋诗作,只这一首《舟夜书所见》,其实真的就够了,就足够吸引一个爱诗迷诗的读者。(本文作者:简书蒲小英)有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孤篇盖全唐”,张平生留诗仅两首,这首被认为是谈唐诗则不得不提的一篇,可见其地位之高。又像曹雪芹只一部红楼,登峰造极,无人能出其右,这种作品数量与质量的极致反差是很有意思的文学现象。而查先生属于另外一类,不仅优质而且高产,实属难得。
又扯偏了。拉回来——
回到诗歌,二十个汉字怎么看怎么舒服,怎么读怎么惬意,加上五字标题,浑然一幅意境妙远的中国画,也或是一幅西洋油画,梵高的《星夜》在脑子里渐渐铺展开来。
开篇便惊天地,泣鬼神。“月黑”二字,完美地调动起我对“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的恐怖片导演的体验,有点鸡皮疙瘩掉一地的节奏。然而往下看却全然不是一回事,不是恐怖片,而是《乡村爱情N》的外景地——
夜深了,哪个渔家还亮着一盏灯,远远看去,像渴睡人的眼,若明若暗,微弱如萤。这么晚了,还不睡,干嘛呢?失眠了吧?想啥呢?诗人没说,他也不知道啊,正好成留白了,引起读者多少瞎想,打错了,是遐想啊。
看着看着,想着想着,起风了,无风不起浪啊,“簇”这个动词形象极了,风簇拥着,撺掇着,水便因风而皱面了。这样一来,渔灯的影子在水里也被吹散了,变成了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写作手法其实挺简单的,(本文作者:简书蒲小英)除了白描,偶句末字“萤”和“星”,押韵,又皆以“渔灯”为本体,一写其微弱,一写其纷繁,设喻精妙,意境天成。
此时此刻,查先生坐在夜行船上,正欲何往呢?看着这一幕动人的夜景,又是怎样一番心境呢?不得而知,也最好不知,读诗的人将各有所得。
2018.05.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