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语课例研讨:浅析古诗词教学策略(9.8)

小语课例研讨:浅析古诗词教学策略(9.8)

作者: 河南张俊红 | 来源:发表于2021-09-08 12:56 被阅读0次

结合于永正老师的《草》和《卜算子咏梅》两个课例,浅析低年级和高年级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不同学段的古诗词该如何教?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对象。由于不同学段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针对不同学段,应提出不同的古诗词学习要求,采用不同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于永正老师教学古诗词《草》、《卜算子.咏梅》两篇课例,给我们提供了教学的范例。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这两篇古诗词运用的方法是相同的,在教学?《草》这一课时, 学生背诵了一年级学过的《锄禾》、《鹅》、《画》三首诗,教学《卜算子.咏梅》时背诵了《早发白帝城》、《题临安邸》和宋词《水调歌头》,都采用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让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词,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还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由于《草》和《卜算子.咏梅》学段不同,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就不相同了。课堂上,二年级的《草》的教学重点是读通诗句,理解词语和诗句意思并背诵下来。

于老师让学生自读诗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在讲读诗句时结合上下文解释,比如解释“原”字,学生给词语“原”组词,然后在这些词汇中挑选出这个词语的意思,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离离”、“枯荣”比较难懂的词语,而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画面中理解词语,让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进而明白诗句的意思。

在教学毛泽东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时,学习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古诗词方法,自己读懂诗词的意思,小组合作交流并比较这两首诗词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孤傲、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勇敢顽强,同时对高学段的学生来说,理解古诗词表达的情感和寓意,既要借助注释,还要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清楚,陆游在诗中表达的是他在排挤的时候,仍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孤芳自赏的精神,毛泽东写这首《咏梅》,表达了全党人民要像梅花一样坚强无畏,敢于和一切困难做斗争的精神。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因此,欣赏朗诵和理解背诵,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于老师在教学这两首古诗词,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草》的教学课堂上在逐句讲解诗句之后,和学生一起扮演角色“妈妈、哥哥、奶奶”来背诵,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把教学过程推向高潮,检查背诵跟语言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乐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卜算子.咏梅》的教学环节,在师生背诵两首诗词之后,还让学生抄写两首诗词中自己喜欢的名句,整堂课实实在在培养了学生能读能写、能听能说的能力。总而言之,于老师在教学《草》、《卜算子.咏梅》时,根据不同的学段的教学目标,采用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既完成了课堂上的教学任务,还发展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为我们在古诗词教学树立了典范!

相关文章

  • 小语课例研讨:浅析古诗词教学策略(9.8)

    结合于永正老师的《草》和《卜算子咏梅》两个课例,浅析低年级和高年级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不同学段的古诗词该如何教? ...

  • 20220307小语课例研讨

    课例:阅读于永正老师的《再见了,亲人》和《白杨》课例内容,话题结合两篇课例,谈谈自己的课堂实践。 读完于永正老师...

  • 春暖花开时,学本磨课时

    小语名师工作室课例研磨活动纪实(4月28日杨俊红老师撰写) 在县语文研讨会召开之际,为发挥小语名师工作室的集体智慧...

  • 20201114【他山之石】《狐假虎威》课例研讨(李丹 王

    《狐假虎威》课例研讨 (李丹 王瑜) 这次我们研讨的是于老师《狐假虎威》这个课例,我们大家对这课例并不陌生,今天...

  • 课例研讨

    (文 刘俊芳) 今天晚上我们英语组进行了一次课例研讨,主要是观看闫付庆老师的课堂实录,并探讨优化措施。这...

  • 统编课例研讨听课反思

    本周三,东区小学语文统编课例研讨活动在东城区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的课题是《蝙蝠和雷达》和《将相和》,我们东区小语...

  • 不见之处的思考

    于老师《杨氏之子》课例研讨 文字/丹老师 11月16日于永正老师《杨氏之子》的课例研讨,是我第...

  • 《在竞争中双赢》研讨记录

    《在竞争中双赢》研讨记录2022.3.28 课例主题:《在竞争中双赢》 课例主备:济水一中王杰利 研讨人员:王秋霞...

  • 【课例研讨】写在研讨之后

    文/刘嘉琪 开始了第一次课例研讨,这是一个艰难又很幸运的事情。 在群里潜水了一年,终...

  • 长愧怍于不幸兮 寻蹊径以观课

    ——记师之蕴红梅坊《老王》课例研讨活动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语课例研讨:浅析古诗词教学策略(9.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vh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