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到了秋冬时节,心里都会泛起丝丝愁绪,看花草树木凋敝枯萎,寒意一天胜似一天,尤其是阴云笼罩,看不见太阳时,心情更是郁闷。
这种心情就像晨雾,看得见,摸不着,或许是源于对春夏的眷恋、或许是对繁花碧树山鸟的流连、也可能是对光阴流逝的焦虑,但这种心情也仅此而已,因为真到了天寒地冻的时节,反而没那么多愁思可起了。
东北城市里的冬天是很幸福的,家里有暖气,工作单位有暖气,连公交车都有暖气,这边冬天得风寒的人很少很少,只是常因居室通风不良,导致流感容易大范围传播。
我所知城市里觉得冬天难捱的,只有快递员和送餐员了吧,因为有时效催促,为了及时派送不被扣钱,根本没时间在冷透之后找地方暖身,对他们,东北显现出了天寒地冻的真正杀伤力。
我送过近两年的快递,冬天真的很苦,秋天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每一次雨后,电动车疾驰的风,夹着湿冷,能轻易地把秋装打透,而冬天,我穿着双层的羽绒服和棉裤,戴着雷锋帽、挡风的护目镜、围巾,以及双层的羊毛袜子,却还是被冻伤了脚趾,当时我想的是——为什么不能穿双层的棉鞋呢?好想把姚明的鞋买一双套上啊……
相比城市,东北农村的冷,更让人记忆犹深,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一日三餐土豆白菜,在炕上写作业,半夜三更火炕变冷的时候,爷爷还要爬起来给火炕添柴禾,正因为在困苦中,我反而能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并没有对贫穷产生任何痛苦和恐惧的阴影。
现在好多人处在一种“穷怕了”的心理之下,为了过好日子、为了变得有钱,不惜骗亲人、坑朋友、甚至找爱人都是满满的唯利是图,我觉得这样的人,一定有着和我不一样的童年。因为我始终觉得,贫穷并不可怕,我觉得贫穷才能看到真正的爱有多暖。
东北农村的火炕全国闻名,但火炕的优劣,也是有手艺和新技术要求的,我小的时候,火炕只能用砖砌,烧炕的时候,砖与砖之间的黄泥很容易干裂,浓烟就从裂缝中溢出来,很呛人。出去又冷,不出去又呛,很让人纠结。
爷爷的手艺一开始也不好,而且每年夏天才能扒一次炕,扒了重新搭建,练习次数太少,所以我小学的时候,家里总是乌烟瘴气,到处都黑黑的,但到初中的时候,爷爷的技术很成熟了,火炕走烟很顺,非常好烧。
于大作家来我家现在比起我小时候真是好多了,搭炕有专门的高端材料,轻便保暖又结实,再配备一个引风机,农村人也可以在热腾腾的火炕上呼吸到合格的空气。
社会的进步,总是能带给我们每个人便利,在古代,冬季是最艰难的苦寒时节,如今却能让所有人从容以对了。
秋冬,似乎也因为这份从容,染上了别样的风情。在东北,各种雪雕、冰雕、冰灯让人眼花缭乱,果然生活有了保障之后,人们也就开始追求娱乐和艺术了。
相比之下,古人的艺术与美,往往充斥着对现实的无力。我想到了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的悲伤当然不是因为美人迟暮,而是自己年华老去,却终究无力报国,无力给百姓带来安宁幸福,最痛苦的是,明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昏君佞臣却为了一己私利,不肯做出一点改进,他们覆灭虽然是咎由自取,却将连累百姓陷入家破人亡的境地,面对从上到下的浊流,就如同面对草木凋零、时光流逝一样无力,又能怎么办呢?
我向往在宁静的家中,欣赏漫天风雪,风声掩盖了嘈杂,大雪遮盖了人迹,自然的大势中,温暖的家,让我感觉到这个时代强有力的脉搏。
“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的愿望实现了,古往今来无数圣贤的毕生追求,被我们轻而易举地拥有,并习以为常了。
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以圣贤为榜样,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才是生命,应当承载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