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交通干部培训班的出现是与抗日战争的形势发展有关。七七事变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不仅占领大半个中国,而且封锁了中国东部所有的沿海港口。
在这样的严酷形势之下,通往外界能与国际社会保持联系的,就剩下沿着丝绸之路的这条古老的国际大通道了。
于是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的一个重镇,它的战略地位才随之得到了提升。于是西北的指挥中心,包括交通运输的指挥中心纷纷都向兰州这里转移,并于1938年5月成立了交通部西北公路局。
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西北交通干部培训班出现了。他一出现就面向的是西北整个地区,服务的对象也是西北整个交通系统。他有办学章程,有校徽,有历史见证人王世杰老师(1943年培训班二期)。
李振华是公路学院时期的副院长,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文学毕业,抗日战争期间他当时是武威地区地下党的负责人,两次到延安培训,经常接应来往于国际大通道上的延安干部。
恰巧又正是他在西安和兰州培训班接管时的军代表。而在这两个培训班合并后,偏偏又是他毅然决然地捐出了属于自己家族产权的运输公司厂区,用在了长安大学历史上第一个校园的建设上。有这么多富有戏剧般情节一个个故事,又怎么能不让人去产生浮想联翩的遐想呢?长安大学的校史就是用这的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