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少数人写的书,读《教育何为》

为少数人写的书,读《教育何为》

作者: 修心筑本 | 来源:发表于2023-01-01 19:39 被阅读0次

    尼采的书,原题《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未完成的书,也是尼采唯一提到教育的论述之作。

    为什么是为少数人写的书?

    这本书是为安静的读者写的,是为那些人,他们尚未被卷进我们这个飞速转动的时代的令人眩晕的匆忙之中,尚未被它的轮子碾碎并因此感到一种为偶像献身的满足...

    不过,这些人并不喜欢根据是节省时间还是浪费时间来估价每件事情,他们 “来日方长”,他们尚可毫不内疚地选择和搜集一天的好时光,那些富有成果和活力的瞬间,来认真思考我们教育的未来,他们甚至可以相信,他们是以十分有益和值得的方式,也就是在对种族未来的思考之中,度过了自己的日子。

    这样一个人在阅读时并不耽误思考,他善于读出宇里行间的秘密,是的,他的天性如此挥霍,以至于也许在放下书本很久以后,他仍在思考读到的东西。而且不是为了写书评或者也写一本书,而只是为了思考!真是该罚的挥霍!他心静不躁,足以和作者一起踏上一条康庄大道,这条路的目标只有遥远的后代才能完全清晰地看到!相反,如果一个读者情绪激动,急于求成,如果他想要立即采摘整整一代人也末必能争取到的果实,我们就不得不担心他没有理解作者。

    思考的力量,当我停下来仔细思考尼采的话,真的非常感谢他,能不被时代所影响,独立思考看到教育的本质,所谓“来日方长”,正是我们思考的维度,今天的教育情况依然没有大的改变,但是总有人能前瞻性的看到本质并给出了方向,这就是哲学家的力量吧,更是思考的力量,更是一条“康庄大道”。

    第一讲,现代教育的两种倾向

    在尼采看来,现代教育趋于功利化,有两个主要的倾向,一个是扩大教育,教育的普及化,另一个是缩小教育,教育的学术化,而两种倾向在新闻界合流,是教育沦为新闻的附庸。

    教育真正的秘密,即无数的人表面上似乎是在为了自己受教育,实际上是在为了使少数人受教育成为可能而替教育事业工作。

    所谓一针见血,振聋发聩,身在其外,回想自己走过的教育之路,庆幸自己能够不耻下问,能够在课本外选择更多的尝试,能够有机会走出去看看世界,何尝不是一种选择,自己选择了做自己,而不是别人想要自己成为的那个人,当然,即便如此,也许到头来还是为别人做了嫁衣,但这就是个链条,或是层次,总会有那个更受益的人,看自己觉醒的程度了,教育的本质,其实很残酷,却是很现实,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第二讲,人文教育始于严格的语言训练

    尼采认为,真正的人文教育是从语言训练开始的,包括认真阅读经典作家和严格从事写作练习,目标是养成正确的艺术感觉,从而对报刊语言产生心理上的恶心。

    突然想起一句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优美的诗句背后是大量的阅读和感悟,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大量的标题党,大量的多巴胺文章,消耗的是人阅读的心性,看似进行了超越古人几辈子的知识解读,而实际上还不如一两句深刻的反思来的更加彻底,当自己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语言是多么的空洞,缺少阅读也就是缺少底蕴,自省自省。

    一个人必须从自己的经验中懂得语言的艰难,必须在长期摸索和搏斗后终于踏上我们伟大诗人曾经走过的那条路,才能体会到他们在这条路上走的多么轻盈优美,而其余人在他们后面跟随的多么笨拙别扭。

    唯有经过这样的训练,年轻人才能做到在面对我摸的报刊工厂,小说写手如此受欢迎和颂扬的“时髦”风格时,在面对我们的文学匠“漂亮文体”时,感到那种生理上的恶心,并且一劳永逸的超越于所以那类十分可笑的问题和疑虑...

    当然,尼采也提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练习方法,那就是翻译。初中的时候我尝试翻译了一本短篇英文小说,特别磨练,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感觉语文和英文的能力同时得到了提升,另外,在近几年翻译精益相关作品的时候,同样结合了自己的经验和语言的提炼,尽可能的追求“信达雅”,更是双重的提升,非常认同也希望能给子女教育更多的引导。

    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对于母语来说,也能够最有益的丰富其艺术的含义。

    第三讲,教育的使命是使天才得到养育和支持

    缩小教育的第二个倾向是,教育的政治化,沦为了国家利益的工具。

    尼采看来,天才的来源并不在教育之中,他认为天才是一种形而上的来源,一个形而上的故乡,这多少有点宿命论色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天才的确不是靠教育可以诞生的,有种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就好像灵感仿佛就是来自更高维度的信息一样,“道可道,非常道”。

    倘若天才在一个民族的教育之母怀中得以成熟和养育的话,他将使一个民族的最高使命得以被认知,把他的民族与永恒相联结,使之摆脱瞬间的无常。相反,如果没有这个庇护和温暖他的故乡,他将不能展翅永恒飞翔,而会悲惨的困在时间之中,像一个流落在冬日荒原的异乡人,从贫瘠的土地上蹒跚离去。

    在尼采看来,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因为爱好去阅读,而不是用“遗传学和历史学”来教育学生,我有一些不同理解,其实学科教育本身似乎没有错,但是功利的考试与就业门槛的绑定却扼杀了学生的兴趣,似乎都是为了拿到那个录取证书,却忽视了每个人的“天才之智”,另外,其实逻辑学特别重要,尤其是在生活中,古希腊的要义和现代科学的核心也就是在逻辑学,倒是在初级教育中明显缺失了,如果教育的普及性不可改变,及时的补充缺失也是一种进步吧。

    第四讲,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的对立

    尼采认为,任何把谋生方式树为前景的教育绝不是真正的教育,生存斗争的立场扼杀了对万物形而上统一的领悟能力。

    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只要在其历程的终点把一个职位或一种谋生方式树为前景,就绝不是真正的教育,正如我们所理解的那样,而只是一份说明书,用以指导人们在生存斗争中救助和保卫自己的主体。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一份说明书具有头等和最切近的重要性,而斗争越是艰难,年轻人就越是要学习,越是要紧张的调动他的力量。

    文中,尼采还用了“可供使唤的丫鬟”,“有智识的女仆”和“生计、收益、需求方面的女管家”这样的词语来形容生计机构培养出的学生,对照之前尼采书中提到的“超人”,他一生追求的正是一种超脱现世的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这人应该如同“仙女”一般,是高尚和纯粹的。

    这一篇中,尼采再次给出了一个教育的方法,那就是亲近自然。

    森林、岩石、波浪、猛禽、孤单的花朵、蝴蝶、草地和山坡都必定在用自己的语言对他说话,在它们之中,他必定宛如在无数互相投射的映像和镜像之中,在变幻着的现象之彩色旋涡之中,重新认识了自己,如此他将凭借自然的伟大譬喻不知不觉 的感应到万物的形而上的统一,立刻休憩于她的永恒的持久性和必然性。

    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学,化学等迫使其学徒用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自然,丢失的不是诗意的幻想,而是依靠本能唯一真实地领悟自然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依靠精明的计算智胜自然的能力。

    当然,尼采并不是反对科学,我理解他只是希望教育要留给“天才”一个观察美丽的世界的机会,人类只有认识到自己只是投影的一部分,也许才能领悟真正的美丽。

    第五讲,衡量大学教育的三个尺度

    三个尺度是对哲学的需要,艺术方面的本能,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这一篇更像是总结,将前面的论述对话文学化的叙述出来,主要就是提倡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要重视三个方面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科学甚至生计,让少数人可以成为带领民族的天才,而不都是碌碌的大众。

    我再说一遍,我的朋友!

    一切教育开始与反对所有现在被赞为大学自由的那些东西,开始于服从,开始于遵守秩序,开始于训练,开始于愿意服务,正像引导者需要被引导的人一样,有待引导的人也需要引导者,在这支配着的是精神秩序中的一种前定安排,甚至是一种前定和谐。

    这永恒的秩序,万物带着合乎自然的重心不断趋向于它,那一种文化却与它背道而驰,企图阻挠和毁灭它, 那一种文化已登上了当代的宝座,它企图把引导者贬为它的仆役,或者使他们备受折磨,当有待引导的人寻找自己命运中的引导者之时,它伏击他们,用麻醉手段减弱他们寻找的本能,可是,尽管如此,倘若生命注定的双方奋力战斗,负伤累累,终于会合,便有一种深邃的喜悦感涌起,就是奏响了永恒的弦乐一样。关于这种感觉,我只能通过譬喻让你们大约的领悟。

    薄薄的一本书,合上书的一刻,仿佛尼采在用他深邃的目光看着我,什么都没有说

    我对着他点点头,深深的鞠躬。

    耳边响起的是夜的交响曲,悠长而清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少数人写的书,读《教育何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ic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