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我们到达婺城区塔石乡大茗村时,已快到烧午饭和吃午饭的时间了,在汤(溪)苏(村)公路上和为数不少的自然村村子里,看到的村民却极其少量。初中生、小学生,你们到哪里去了呀,是留校学习,还是在塔石乡兴趣班继续培训,没及时回转家里来。可不管怎么样,今天是周日啊!
文友陈君熟知来大山的目的,便把一位地下党员推荐给我。他叫傅根枝,是一位见证了近一个世纪历史的老人,大脑思维清晰,说话声音清脆。早年从事的是养路工的工作,想必他一辈子吃得起苦,身子骨也自然经得起岁月的洗礼。我问他老伴在哪儿?他说:刚刚走出去。也许人就在附近,我与傅老之间话还没说上几句,她就回来了。看她穿着朴素,走路轻快的样子,我向傅老开玩笑说:你老伴应该比你年轻好几岁吧?他顿时开心地笑了,并把她的实情告诉了我。天哪,足足比我大了43岁。我说,平时都说自己年纪不小了,快要到掉牙齿的年龄,可在你们面前,我还是小鬼一个。
我们之间的谈话,总是被他老伴的生意经所打断。她一个劲儿地推销自家用火红的木炭烘焙出来的番薯干,并希望大家多买些。其中一位游客拿出35元零化钱买点回家,让家里人一起品尝品尝,她却一直说人家“小气”、“我家货多的是,你们却五十元钱都不愿意出”。她偏执又带点纠缠的劲儿,让我们忍俊不禁,只得与傅老挥手,马上告别出来。

幸福驿站里有一对夫妻俩,见我们走进门,也热情地迎了过来,问我们是哪里来?准备寄点些什么?得知我们肚子有要求后,他们说,前面的代销店能解决问题。

趁着阳光,小鸟来到浅浅的小溪流里,并干脆站在水中拍打着翅膀洗澡。我于心不忍,不敢惊动,只得远远地拍下一组镜头。并沿着小溪的流向寻找它与同伴栖居的地方。在茂密的竹林里,我仿佛隐隐约约地听到它父母的鸣叫声,这叫鸣声时缓时急,因为它们想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会在哪里嬉戏?如果换作是人类,这小鸟回家将会遭到一束竹梢头的打击,估计那还是轻的。


岱后村虽坐落在大山的山腰里,但阳光是同样的妖冶而又心思缜密。妖冶的是,它听从菩萨的指令,把热量洒上高山林子和农户瓦房、晒场上头,把番薯丝、番薯粉,把干菜丝、萝卜片,把笋片、豇豆,把汤团米和油茶籽晒干;心思缜密的是,它要求所有的家庭打开房门来迎接它,哪怕是一丁点的疏忽,它都会随着山风,吹着口哨,让留守的人中午睡得不能安宁。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与少数岱后自然村的村民聊了聊农户民宿的好处,事实上,也是我们狗抓老鼠瞎操心,可惜没有一张好的人物照片留下来,因为让我感到惊诧并值得与简友分享的是,无论男女,还是老中轻,他们的脸出奇地白皙,皮肤相当的细腻,正是应了这样一句话:好山好水,好呀好风景;大山般的男人,娶到一个俊俏的小“婆姨”。



以下是农户和山民活动的情景,但愿在此情此景中,简友能领悟到什么,并给我留言,表示健康与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