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接到妈妈电话,说大姨妈走了,走得很安详!震惊的同时,也颇为安慰!
妈妈这辈共有兄弟姐妹六个,妈妈是最小的那个。
大姨妈排行老大,八十有三,嫁到距离县城四公里左右的城郊,一生育有一女四子。
在我们还年幼时,交通极为不便,自行车都是奢侈品,出门基本上都是靠两条腿走路。那时候的我们,如果不是非常要紧的事,一般都不怎么出门。
也正是因为这,距家三公里之外的镇上都是远方,更何况是二十多公里之外的县城呢?
在我的记忆中,高中毕业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县城,自然也没有去过大姨妈家。
对于大姨妈及她家人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听爸爸妈妈说起过的层面上,我们知道县城有一位大姨妈,是妈妈的大姐,仅此而已。
刚毕业那年,我在家乡一村小当代课老师,那年五一节,有几天假期,正巧在县城的大舅舅晋级当爷爷,妈妈带我一起去玩,第二天便去了大姨妈家,那是我第一次去大姨妈家。
那时,四个表哥都已成家,又长得很像,原本就有些脸盲的我,还傻傻地没搞清楚谁是谁,就打道回府了。
第二年,我南下羊城,又转道东莞,平时为碎银几两奔波劳碌,少有回家,即使回去,也是来去匆匆,除了在家陪着双亲,就是去就近的小姨和满舅家走走。
结婚后的这些年,因为远嫁四川,也因为两边都有老人,我与先生约定,轮流着陪老人过年,这样一来,回娘家的时候才稍微多了一些。
隔一年便能回娘家过一个春节,在这期间,便会抽出时间,带上先生和孩子去县城走走,看看大姨妈,陪她聊聊天。
这些年见过大姨妈几次,看着她从身体还算硬朗的六十多岁,一步一步老去,背影渐渐弯了下去,脚步渐渐蹒跚……
年前,妈妈来电话说,和小姨一起去看了大姨妈,在大姨妈家住了一晚上,三姐妹在一个床铺上挤了一夜。
三位七八十岁的老人,窝在一个被窝里,聊了很多。
大姨妈说:“我们是最亲密的姐妹,一辈子的好姐妹,现在还能挤在一个被窝里聊天,下一次姐妹相聚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也许就不会这么圆满了。”
当时,妈妈还挺感慨,说姐妹三个能相伴到现在,她也是满足的。妈妈说,想想她二姐过世时,才三十多岁,这四十年,都是赚来的。
或许,人在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是有预感的吧,时间才过了两个月,大姨妈就走了……妈妈说,她再也没有大姐了!
我们都明白,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逃不过。生命如此脆弱,当面对死亡,我们无能为力,因此,人们会以不同方式以求痛苦减轻,尽可能拥抱生活。
此外,生老病死也是一种自然选择,它引导着人类的发展,即代代相传,使社会能够持续前进,通过不断的遗传,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所以,请原谅我没有太多伤感,只想郑重地说一声:大姨,走好!

2024年齐帆齐商学院年度特训营 第(65)篇 1048字,累计75396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