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面对别人的要求,总是不好拒绝,总是会不自觉地心软。就像这样:
“你英语这么好,既然帮了我两次,那以后的论文就都劳烦你了哦,你肯定不会见死不救吧?”
“你又不急需用钱,就几千块钱还天天催?我又不是不还你,要不你再借我一点,下次一定还你。”
………………
一两次没觉得什么,但次数多了,往往就会让人进退两难。后来你会发现,当你多次因心软而妥协,并且无下限地容忍,你的生活就会渐渐走进死胡同。
因为,你容忍别人的同时,也在消耗自己的人生。
没有节制的容忍不是善良,而是卑微。
记得知乎上有个话题:有没有一瞬间,你觉得容忍毫无作用。
话题一出,就有人开始了疯狂的吐槽大会。
网友小林说,她刚参加工作不久,每天会接到一些奇怪的请求。要么上午帮忙拿快递,要么下午帮忙订外卖,就连有时候同事要和男朋友去吃饭,也让她帮忙选餐厅。
还有过分的事,每次订外卖之前,同事们都笑盈盈,吃完饭后,各自干各自的事,完全不提饭钱AA制的事儿。
如果自己去开口要的话,有的同事会说:“哎呀,不就是十几块钱嘛,大家都是同事,不用分这么清楚吧,下次换我请就是了。”可后来每次都是她订外卖,次数多了,自己竟落了个小气抠门的下场。
不去要吧,自己一个职场新人,一个月工资就那么点,尤其是到了月底,生活更是捉襟见时。
终于有一天,她想了一个好的办法,像往常一样帮大家订餐,只是这次是她把帮大家买饭的明细和单据发到了群里,说有异议的伙伴可以问她,十几块钱是不多,但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从那以后,办公室的氛围格外神清气爽,再也没有人点东西不给钱了。
另一个网友小清说,她有一个舍友,每天习惯早起早睡,每天醒了以后就开始外放音乐,完全不管刚下晚班的她是不是正在休息。而舍友晚上又必须九点休息,每次都强制要求她关掉宿舍内所有的灯,逼得她不得不用手机照明洗衣服。
为了不影响彼此的关系,她选择了容忍。可后来,舍友为了不多平摊电费,居然在大夏天,不允许她开空调,并且几个月下来,卫生全是小清一个人打扫,更过分的是,交水费的时候,舍友以小清洗澡次数更多为由,让她多交一部分。
小清再也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与舍友吵了一架,从那以后世界清静了,小清赢回了自家的主权。
………………………………….
看到这里,你或者你身边的人,也遇到过类似于她们所遇到的情况,你以为自己善良而宽容,别人却以为你软弱好欺负。无节制的容忍,到头来都会变成一把刺向自己的刀。
有时候,不要怪别人太贪婪,也不要怪社会太不温暖。一个连自己都维护不了的人,又如何去要求别人来体恤你呢?
就算我们有包容别人的义务,但却没有无限次容忍的责任。人要想发出光芒,必须先长出锋芒,做一个有原则的“坏人”,远比做一个无棱角的好人要轻松得多。
曾经在微博里看到一句被高赞的评论:容易被欺负的,永远都是那些天真又心软的人,毕竟好骗又好欺,伤疤一好,他(她)就忘了疼。
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善良,也害怕令别人失望,所以不停委曲求全。
《可爱的诅咒》里有一句话:“如果有人觉得失望,那是他们要处理的情绪,不是你的责任,你无需对别人的情绪负责。”
没有人有义务要一直替别人着想,一个永远把别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的,那得卑微成什么样?
严歌芩曾说过一句话:“心太软的人,快乐是不容易的,别人伤害你或你伤害别人,都会让你在心里病一场。”
不得不说,这句话说出了太多人的心声。
因为心软,所以总是唯唯诺诺,一再容忍;
因为心软,所以别人一示弱,你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退让;
这样的人,活得拧巴,并不容易快乐。
《延禧宫略》想必大部分人都看过,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人心存良善,更应懂保。
可偏偏有太多人,对别人过分心软,在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就拿《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来说,让人又生气又心疼。
她一个人在上海,赚的钱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并且还要替那“不成器”的哥哥收拾烂摊子。她虽然身心俱疲,但是面对父母的无理取闹,还是心软的顺从。这样一来,因为一再的心软,给自己套上了无形的枷锁。想想,但凡她硬气一些,狠心一点,她的日子原本可以比从前好过多。
与樊胜美对应的,就是比较火的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明玉了。
原生家庭同样漏洞百出的她,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而是狠心与他们断绝往来,在自己的世界里大有作为。
心软是一种病,无止境的心软更会将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复旦大学陈果教授说过:你的善良,应该略带一点锋芒。不管是与人为善,还是给人包容,前提都是不为难自己。
只有张弛有度,不逆来顺受,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在复杂的生活里,求得一片自在与安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