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时期,依靠告密在朝廷当官的侯思止读书很少。一次,他在朝堂上跟其他大臣讲话,说到“猪”字时,没有按当时标准音即“洛阳读书音”读成“dyo(雕)”,却按首都长安的音读成“jyu(诛)”,闹了笑话,被大臣当场耻笑了一番,武则天听说这个故事后忍俊不禁,笑个不停。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两点:其一,在中国古代的上层社会,在正规交际场合,如果你不说“洛阳音”或说“洛阳音”不标准,即使你用首都长安的“读书音”说话,上层社会人士也会耻笑你,这在特别讲究身份、门第的古代,影响绝对不可忽视;其二,在中国古代(清朝后期除外),不管首都在不在洛阳,皇帝为了办公、交流的需要,也必须学习并熟悉洛阳读书音,否则很难和以读书人为主体的文官队伍进行有效的沟通。
《谈选》中有更为明确的记载:宋代名臣寇准和大臣丁谓曾在“政事堂”讨论“正音”问题,寇准说“西洛”为“天下之中”,“洛阳话”应为标准音。丁说“不然,唯读书人然后为正”。二人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是洛阳方言不是标准音,只有“洛阳读书音”才是“唯一标准”。请注意,他们是在首都东京(汴梁)讨论此问题,却并不拿开封话作标准音。
典籍证据:“中华音切,莫过东都”。
看来既不是河南话也不是陕西话,而是洛阳读书音。洛阳读书音从汉魏晋就存在,当时首都为洛阳,是太学授课的标准音,当时被称为雅言,晋朝南迁后建都金陵,又出现了分支 金陵雅言。隋唐时期定都长安洛阳,于是被称为洛阳读书音,后来宋朝灭亡,语言胡化,出现了中州韵,直到清朝中后期,洛阳读书音彻底被清朝官话取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