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这本书早就买下了,可一直没能把它完整的读完,也没有去深刻领悟其中要领,更没有用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将其运用在工作上,运用于生活中,实在是遗憾。
最近,因工作上总感觉很迷茫,也很困惑,再次捧读这本书,感触良多,也为工作打开了一些思路。特别是对于一个对教育有着诗与远方的追寻者,更是需要通过掌握“复盘”这项技术活,也才能更好的帮助自我成长,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质量。一句话: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因此,我们很需要养成复盘的习惯,一日三省或是一周三省,一月三省。这样,我们才能在自我革命中寻找捷径,少走弯路,少走错路。实现从0到1的突破,更是从1到N的完美蜕变,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做学生也好,做老师也好。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一盏指路明灯。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如果我们没有了方向的引领,没有了动力支撑。那么,我们的工作,生活,必定就只能是平凡,甚至是平庸,我们一定会走不向卓越的大门。
在现实世界,我们不缺少勤奋和努力,也不缺乏拼搏,但我们就缺少了在“生活里加点儿盐”的智慧,没有将将自己曾经的过往踩在脚下的勇气。以至于在我们一路向前的拼搏中做了许多的无用功,踏步不前,甚至是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忘记了当初的我们为什么而出发。
其实,关于复盘的意义、概念早就知道了一些,也大概知道其中意思,也认可其意义和价值。再读此书,对其中如何复盘的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地运用在日常的工作中,用在生活上,也有了不同的感受,也觉得非常的受用。
首先是复盘的概念。其实就是对过去的事情在大脑中演绎,通过对过去的思维和行动进行回顾、反思和探究,实现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对发生过的事情在思维上进行场景重现,重现整个发生、发展、结束的事件过程,重新审视思考在事件中一切关联的思维和行为对事件的影响,发现问题,找到根源所在,然后进行总结找到规律,不断地积累从而提升个人能力。其次是复盘的流程与方法,书中给我们讲了很多。一是将复盘分为三种类型,即:自我复盘、团队复盘、他人复盘;二是讲述了复盘的角色单定位为:引导者、设问人、讲述人;三是将复盘的方法重点定义在:情景重现法、关键点法;四是将复盘内容概括为:现在情况、当初的决定原因、审视思考的前提。五是将复盘的流程:回顾目标、结果对比、叙述过程、自我剖析、众人设问、总结规律、案例佐证、复盘归档。六是复盘的结论与评定方法:结论的落脚点是否在偶然因素上,结论是指人还是指事,结论是否经过多次推敲追问,是否经过交叉验证。
做老师的,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些鲜活的生命个体,每天的生活都是常新的,都有着不同的生活和体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低落。我们只有借助反思的手段,用文字记录,用故事续写,自然会让我们的教育生活更有意义。如果我们生活在抱怨中,工作在压力下,这样的生活和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其实,我理解的复盘就是站在局外看自己,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行。在不断的反思中审视自己,然后知不足而奋进。就如站在高处看“庐山”,我们所见到的一定是庐山的曼妙的风景。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反思,我们才会在改进中成长,我们才会在遗憾中收获喜悦。也只有我们对教育满怀憧憬,在逐步的落实一个又一个的新目标中成就他人,也才会丰盈自己,也才会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自己,收获教育的美好。
有人说:教育需要育好一片林,也需要栽好一棵树。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眼中有光,心中有人,时刻把孩子装在心里,用爱心浇灌和哺育,适时地抬头看路,把准方向,收获到的一定是每一棵树都能茁壮成长,一定是满园的花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