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词牌读宋词之《点绛唇》

作者: 冬日暖阳1 | 来源:发表于2016-12-12 16:41 被阅读50次

    《点绛唇》因南朝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41字,上片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片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等。

    《宋词鉴赏辞典》共收录八首《点绛唇》,分属八位作者,他们寓景托物各抒情怀,同一词牌字数句式平仄相同,因作者们不同的经历、心境而意境迥异,读来妙趣横生。

    北宋词坛上一改“秉笔多艳冶”之风的王禹偁以此词牌即景抒怀,寄寓平生抱负:“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作者将“平生事”凝聚于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含蓄深沉,言而不尽。

    与王禹偁的入世之志相反,汪藻的《点绛唇》表达了他退隐的愿望:“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夜寒江静,梅影扶疏,霜天虽好却并未推杯换盏,只为“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同样是夜寂清冷,张元幹的《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曲折地表达了仕途险恶与中原未复的怅惘情绪:“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由室外而室内,听觉、感觉、视觉融合,孤寂秋夜里满心“归鸿情薄书难托”的愁恨。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姜夔自湖州往苏州见范成大,道经吴松。他的《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即此时所写:“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天随”指晚唐陆龟蒙,胸怀济世之志但壮志未酬,隐居吴江,自号天随子。燕雁已去,黄昏落雨,清苦数峰,参差残柳,这首怀古词流露出无限伤感。因为作者处在南宋王朝与金朝南北对峙时期,战争灾难和人民疾苦,使作为幕僚清客的他痛心而无力,凄凉的心情表现在大部分作品中。

    生活在北宋时期,高标遗世的隐逸诗人林逋虽无家国之痛,却咏草寄情,吟咏中透出幽寂之意:“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金谷”是晋代石崇在洛阳所建园名。春雨淅沥落英春草兀自枯荣,伤春伤别之情如萋萋芳草“更行更远还生”。

    与丈夫分别的李清照以伤春表达思念之情:“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这“愁千缕”“无情绪”的苦,正因有“赌书消得泼茶香”的甜啊!

    除了暮春芳草,表达送别与伤感的还有寒蝉斜阳,如赵彦端的《点绛唇》途中逢管倅:“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别中送别的悲苦在落日蝉鸣中格外凄怆。

    贺铸的《点绛唇》是一首爱情词:“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霜绡”指白手绢,“麝煤”是熏炉中的香料。“绿杨”二句用唐顾况《短歌行》“紫燕西飞欲寄书”。上片写女方离别的悲伤,下片写男方别后的思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词牌读宋词之《点绛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gm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