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年级的班上美术课,来了一位大学生助教,上完课助教对我说:你这样上课不行,全班画的都不是一个样,应该让孩子有一个统一,孩子才能学到东西
学画画一定要全班都画的一个样吗?一定要有标准吗?
其实,全班画成一个样,特别的简单,老师只需要在黑板上示范步骤,第一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该怎么上颜色?周围的东西,你们自己添加,这样上一节课十分的轻松,买个课件就可以上课,对着课件讲就可以,对老师没有任何要求,就算是不是学美术的都可以教。
但这样全班画成一个样的,对孩子的危害有哪些呢?
第一,长此这样,孩子丧失了学画画的兴趣,一方面,孩子很难画到像老师那么流畅,会觉得自己不会画,画错了,丧失信心,另一方面,丧失了主动观察的能力,丧失独立绘画的能力,老师只要不教就不会画,只会临摹,不会创造。
全班画成一个样,孩子没有了个性,学画画的意义,初衷是什么呢?只是为了画一幅漂亮的画吗?孩子通过画画得到什么?如果是借孩子的手,画一副漂亮的画,非常的容易 复印机也可以做到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离画画这条路越来越远。
孩子的思想会固化,房子一定是三角形的,大树一定像蘑菇一样,上面还长几个苹果,孩子不会去观察生活中的大树,对生活中的事情视而不见,更别提有感受,有感触了。
身边有很多老师,家长,包括机构负责人都会觉得孩子画自己的东西,画自己的创意,画自己的想法,家长是不认可的,会觉得这种画幼稚,孩子在家里也可以画,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画出对这个主题都理解,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帮助。
什么才是孩子原创的画呢?孩子自己画出来的,就一定是原创的吗?那要看老师怎么教孩子,7岁以下是孩子是不能教具体的形象的,那7岁以下的孩子学什么?
7岁以下的孩子,老师要引导孩子画生活中有感受的事情,画日记画,画写生,画想象画,很多人会觉得写生很难,其实写生并不难,难的是家长的标准,一定要画的像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画不出来,自己不行,丧失信心。
绘画要培养孩子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提高认知,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五岁的孩子画画有五岁的特点,每个孩子的画画的能力跟学画的时间,接受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不要对比,给孩子鼓励,认可孩子的画。
我们的美术课会给孩子一个相关主题,启发孩子去观察联想,让孩子有米下锅,孩子有了独立绘画的能力,有了绘画的兴趣,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现在的美术是一个综合学科,并非是画好线稿,涂满漂亮的颜色,美术要有思考,要有创意,原本孩子是有创意的,但是很多老师教着教着,孩子就没有了创意,没有了信心,这归功于老师的教,过度的教,老师对画面有要求,一定要涂满颜色,一定要画满。全班都画满孩子就没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个性也没有了自己的审美。
不给孩子看简笔画,那给孩子看什么呢?
孩子应该跟谁学比较好 ,应该跟画家学,欣赏名画,在名画中学习,开拓眼界,在名画中能够感受到绘画形式的多样,绘画材料的多样,并非只是画一幅画那么简单,跟着简笔画学习,只能画审美低下的简笔画。
简笔画并没有错,但是统一模式的简笔画就是毒害孩子的毒药
美术教育到底是要培养怎样的孩子?很多人会觉得这个话题特别的大,离自己特别的远,我上好一节课,孩子画出来一幅画就够了,长远的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未来可能会来上美术课,那我们不能用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的方法,来教孩子,孩子要有创新,孩子在不断的成长,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孩子要有自己的思想,我们在教孩子的同时,能够让孩子借助这个主题,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才是真正的成功的美术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