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 感触良多:
天分:
曾国藩天生资质并不聪颖,5次考试才中秀才,不过中举后却飞黄腾达,继而中进士,做官做的平步青云,接连高升,说明他并不是天才,顶多是后继开窍。
健康:
曾国藩身体一直多病,皮肤病和失眠症一生相随,直到最后死于中风。
性格:
早年到京城做官后性格太直,脾气暴虐,好色,自视清高,干了不少错事,得罪了不少人。
最大胆的是直接跟咸丰皇帝上诏书,数落咸丰帝不是,咸丰大怒,不是咸丰身边几个大臣极力劝阻,恐怕曾国藩壮年就已死在咸丰之手。
这样一个并不天才的人200多年来大家对其人品和功绩却确赞不绝口,是什么原因呢:
简单几个字概况:立志,强,恒。
立志:曾在京城不久就立志要做圣人,追求内圣外王,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通过什么手段来达到立志—做圣人的目标呢?
强:对自己狠,遇到陋习要犯而未犯之时,强压自己秉性,强烈忍耐,曾平身最得意自己一次性戒烟就成功,想想确实难,戒烟之人成功者颇少。
恒:每天日课,时时反思,处处提放自己的过失,研究一个事情专注,持久,不轻易放弃,就是现在大家经常说的持续精进。
曾就是藉着对立志,强,恒这几个字坚守和实践,创建了湘军,重创了太平天国乃至最后胜利,留下了几千万字的文书,成为了万世的楷模。
这几个字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颇难!
古今第一完人所谓的“完”就是在对这几个字的坚守上。
说完了曾国藩,我悲观的想到:人在其本质上这些顽症:贪,嗔,痴 看来都是从娘肚子里就带出来的,社会上经常讨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我觉得运气好恶就少一点,善就多点
运气不好恶就多,这样的人即使后续不是个触发法律的恶人,也会在生活中的时时闪出恶念,恶念就是一切恶行的导火索。
最可怕的是,这些自然复现的恶念是自发的,甚至当事人都不知道这些是恶念,只是凭着这种原始的念头和情绪行事。
抛开后天教育,我们有没可能从源头上去杜绝这种恶念?我的答案是不可能,这可能就是人这种生物的天生局限性。
所以对曾国藩我是更加佩服了,他不但识别自己的恶念,还处处提防并克服之,这完全是对自我生物缺陷的一次伟大战斗!
我又不禁想到之前看圣训的一段话:
有人问穆罕默德,对异教徒作战就是最高的圣战吗?穆罕默德笑了笑说:不是的,对异教徒作战是小的圣战,还有大圣战:净化自己的心灵!
看来古今中外圣人大贤的认识何其相同啊 !对自己作战,消灭自己的贪,嗔,痴,从心理上去消灭,去扼杀恶在一切的萌芽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