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的背后

作者: 伊若 | 来源:发表于2017-04-09 21:48 被阅读240次

文/伊若

图片来自网络

前段时间,网上购物买了个包,实物与图片实在是相差甚远,画面太美不敢直视,上淘宝评价直接给了差评。不料,差评刚提交,立马收到客服电话询问给差评的原因,我回复曰:实物与图片相差甚远,甚是不满。客服追根究底,各种说辞:图片和实物本就是有差异的,望理解,产品质量是因为一分钱一分货。一听这,我就有意见了:这钱就只能买到这“贱货”。不再回应他,而他还是滔滔不绝,说辞虽变温和温婉,最终目的也只有一个:请把差评删了。我也无心再听,随意找个借口挂了电话。事情却没有结束,整个一上午,那电话如同夺命杀,连环攻击——请删除差评。此情此景,我无言以对,将他电话拉入黑名单,心中暗自思忖:我真的只是想给个差评而已。

后来询问身边人,是否也发生过此类情况,结果有不少人的回答是,一给差评就会有客服打电话请求撤销差评。同样的情况,竟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卖家会威逼利诱,之前还听说有卖家拿着卖家的电话和地址做些非法的勾当。

诚然,一见“差评”,卖家就如临大敌。可是我们真的只是客观地给差评,并非无理取闹。淘宝网页设置评价一栏,目的之一就是给买家一个平台表达自己的对于产品的观点,既然不符合买家需求,同时出现图片并非实物拍摄而是P图,给差评也是毋庸置疑的。服务不到位,产品不好,有了差评给其他顾客以参考,那也是必然。可是这“差评”却成了电话夺命杀的罪魁祸首。我汗颜:我真的是觉得图片和实物相差甚大,不满意此次的购物,我在表达我的真实感受,为什么要如此拒绝,如此阻止呢?

我们再往里分析——什么是差评?差评即是对于某项服务或是产品或是观点的一个“不好”的评价。想想不仅是淘宝购物,我们超市收银台,银行服务台或是移动客服都会最后问一句或是说一句,是否对本次服务表示满意,满意给好评不满意给差评。我想对于很多面对面的情况,哪怕是人家真的是冰块脸对着你,甚至是无理,我们也会碍于太直接或是反正也就一次服务的心态而昧心给好评,将差评扼杀在摇篮里。若真有那么一两次实在是受不了,“手贱”或是“嘴快”给了个差评,也总会有各种类型的索要原因或是不满情绪:质问式——你为什么给差评,我明明对你微笑了?情感牌——差评会让我的绩效减少,能否帮忙撤回差评呢?怒骂型——你神经病!给个好评会shi啊?不管是什么型的阻止,最终就想告诉我们:我给你服务了,不管我态度怎样,我无法接受你的差评。可是我想问,你在不接受我的差评的同时,又未尝不是在给我你的差评?

为什么差评会引出如此大的反响?差评给人带去的去负面评价,是最为直接的不满意。对于不好的评价,会给人的内心带去恐慌:我做得不够好,我的行为被否定,对于这种否定我们会习惯性地去拒绝。心平气和者冷静下来思考,便会欣然地去接受,反之则会加深对方的恐慌和不满,如此便会产生焦躁甚至是愤怒。而这焦躁和愤怒的背后就会引发一连串的问题,例如我本文开篇提到的连环夺命电话。

古时候,那些权威之言,如果有人给个“差评”,便有可能丢到脑袋。想想当年的苏东坡不就是因为说了王安石的青苗法不好,而成为众矢之的。文革时期,谁若是给毛爷爷一句差评,那就得锒铛入狱。这给差评的代价也是不容小觑。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给差评的人就如同出头鸟,枪打出头鸟,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那些不会说话的婴儿,只会用哭声来告诉大人需要喝奶了,而会哭闹的孩子总会被冠名为“坏孩子”。难道青苗法最终真的是富国利民吗?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坏孩子吗?毛爷爷真的是完美无瑕吗?差评就真的不好吗?

我们略过那些无理取闹或是故意找茬的差评,我相信还有不少的“差评”是从正面或是从我们使用角度去说出的事实,给出的合理评价。虽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确实是在表达我们的真实感受——不满或是不同意,但同时我们希望我们给出的评价是客观的,我们希望我们的反面评价同样能够得到关注,能够有反馈。当然这种反馈绝不是打电话或是以其他形式,告诉我们要撤销我们的差评,而是去思考我们为什么会不满,如何能够做到我们能够满意。众口难调,这个道理大家都清楚,但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是我们连表达不满的权利都在受限。作为卖家,给出“差评”,其实并不是我们不理解卖家做生意不容易,而是请在正当的情况下允许客户正常的表达买家感受。我们捍卫我们给差评的权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情的存在即合理,这个我们不用去纠结,但是事情是好是坏,服务是好是坏,总会有人去评价。我们用最直接的方式给出我们最真实的感受,这本没有错,那么对于我们的这种直接“差评”为什么不给出一点点的宽容,留点点的空间去思考这差评的给出的角度和原因,反思一下自己提出的观点或是给出的服务或是交出去的产品是否还有更好的提升呢?

我们的这个社会需要一些“差评”。童话故事里的《皇帝的新装》,在众目睽睽之下未穿衣服本就是荒唐,可是连个说荒唐的人都没有,那这个皇帝必将一直荒唐下去,整个社会也会病入膏肓。从往至今,“差评”总是难以接受的,却不乏不少是“忠言”。忠言逆耳利于行,我想,面对差评,一定要正确对待,因为有时候那些“差评”才是最本质的忠告和建议。我们的生活,需要一些差评给予我们提醒,需要差评给予我们改进的方向,请善待身边的差评

写于2017年4月9日


若蝶自来,伊已盛开。我是伊若。喜欢我文章,就请留个喜欢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差评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xw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