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互联网科技@IT·互联网
差评事件尘埃落定,但这一场关于“洗稿”的战役或许才刚刚开始

差评事件尘埃落定,但这一场关于“洗稿”的战役或许才刚刚开始

作者: 何鲸洛 | 来源:发表于2018-05-28 18:16 被阅读50次
果然,本命年的腾讯也水逆

沸沸扬扬“折腾”了一个星期的“差评”事件终于以“差评主动退还投资,腾讯已然接受”为结局。

不管大家最后是觉得“差评”受尽了委屈,还是自媒体人针对“洗稿事件”的一次伟大胜利?

我们确实看到了差评三番自辩:

“非常6+1”的自我申辩,事先声明“5000人的朋友圈是有局限的”,然后就要“TO BE BETTER”,最后就是今天“主动退还投资”的“体面”;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品玩四次回击:

《你分的清“撞题”和“洗稿”么?:一评“差评”洗稿系列事件》

《“理科生”不是剽窃的遮羞布 : 二评“差评”洗稿系列事件》

《缺乏常识的人不足以定义规则:三评“差评”洗稿系列事件》

《别把粉丝当炮灰和肉鸡,然后再圈他们的钱:四评“差评”洗稿系列事件》。

作为吃瓜群众,其实大可没必要为其他自媒体“围攻”差评感到愤慨;对于差评“洗稿”一事也大可没必要“声泪俱下”“指桑骂槐”。

其实,如果不是腾讯投资差评,放大了差评“洗稿”(当然,差评说自己是“线上采编”)事件的影响力,又怎么会招来“枪打出头鸟”这件事。

谁都知道这些年来腾讯是靠什么起家,“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游戏虽然让腾讯蒸蒸日上,但是却被扣上了“毒害下一代”的帽子;纵然,腾讯在PC事件给我们带来可QQ,移动时代又该我们带来了微信,成为了至今我们生活工作两个不可或缺的“身份识别”;但也正是这种“又爱又恨”的感觉让腾讯自身就变成了一个“爆仗”。

于是,没一件属于腾讯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到互联网圈都会引起“世界大乱”。

而这一次腾讯投资差评的事件虽然只是发生在自媒体圈,但也正是自媒体圈害怕腾讯这种“监守自盗”的举动。

公众号有多“藏污纳垢”想必大家知道,而腾讯只是为了“流量”投资差评这个身上有污点的大号就让大家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难道,微信所创造的公众号,腾讯所提倡的原创,这最后一块“遮羞布”都不要了么?

显然,不是的。

而这也正是腾讯反应如此激烈的缘故。

联系到之前文章《ayawawa凉了暴漫惊了差评黄了,拿什么拯救你,被流量裹挟的自媒体?》《互联网“流量焦虑时代”,自媒体以及品牌的自我修养?》以及《潘乱挑起马家事,二更惊醒梦中人》,我们不难发现面对流量,这一堆自媒体/人(潘乱、二更食堂、周杰伦、罗永浩、库克、滴滴、谷歌;ayawawa,暴走漫画以及差评)的“焦虑”,甚至于就连腾讯、滴滴、苹果和谷歌这样的“大公司”都不惜“使尽手段”,当然,就更别提像瑞幸咖啡这样的初生牛犊以及罗永浩、周杰伦这样的“流量明星”了。

一方面是自媒体人为了流量不惜“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是不少企业公司为了流量“低落尘埃”;

铤而走险就自然少不了“秋后算账”,低落尘埃当然也少不了“刀山火海”。

那么,同样都是自媒体,有没有不被流量“耽误”的呢?

当然是有的,不过这里就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不用为流量操心,很成功的;另一种就是完全对流量死心,很失败的。

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他们都一样“自视甚高”,而且都在某种程度上有过妥协或者是尝试;只不过前者一路高歌,但是后者却一败涂地。

作为成功者,他们不为流量操心:一方面是是自己有足够“忠诚”的用户,不用担心流量的分享和传播;另一方面是他们拥有足够好的内容生产套路以及渠道分发体系,流量和名声兼得。

就好比新世相在活动营销方面的成功以及咪蒙在公众号广告方面的尝试。

要么是有足够粉丝基数和一定数量的“忠诚”用户为你摇旗呐喊;要么是有永远不缺流量的内容生产机制能够不断的生产高效率高质量的文章让用户一睹为快。

那么作为另一部分已经对流量死心的自媒体作者来说,他们来了,来得太晚;他们尝试过,但是找不到未来和方向;他们失败了,但是对于自媒体创作却依旧“耿耿于怀”,坚持是他们唯一能够做到的事。

对于这一部分公众号内容生产者来说,它们就像是“任劳任怨”的工蚁;它们无法反抗“蚁后”的敲骨吸髓,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它们也无法抗议用户对于它们视而不见,更无所谓抗争。

它们期待读者能够走过路过,评论一下分享一次就连点个赞都是极好的;它们也期待其它“蚁后”对于它们生产出来的“糖浆”能够采纳一次标明作者来源。

如果这一切都没有的话,那么他们往往就只能自娱自乐,甚至是自生自灭。

而这中间的唯一差别就是自娱自乐虽然是在打肿脸充胖子,但好在心态还算健康;但是自生自灭就已经到了随时有可能断更的绝望,目前所做的一切都仅凭习惯。

对于这一部分原创者而言,微信的机制已经决定了“强者恒强”的局面,他们心怀希望,但却绝不奢望;只不过相对于他们自娱自乐自生自灭而言,更大的绝望不是来自于读者的“视而不见”,而是读者对于“洗稿”的宽恕对于“原创”的诋毁。

从年前的咪蒙“洗稿事件”到上个星期差评的“洗稿事件”,很抱歉,虽然很庆幸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已经“觉醒”,但是悲剧的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是:这一波西高大军他们的粉丝正在变得越来越“NC”;他们不相信证据,不相信受害者,他们对于自己的“拥趸者”有着一股超乎寻常的“崇拜”——要么是我所关注的人/明星,她怎么可能“洗稿”,她明明那么努力;要么就是她就算“洗稿”了那又怎样,阅读数比你高你就可以“碰瓷”么,stupid  。

为什么其他人都可以投资差评,就是腾讯不行?

毕竟,微信原创是微信提出来的,甚至于就连自媒体这个领域都是基于微信生态诞生的;可以说没有微信就没有公众号,甚至是自媒体。

既然是腾讯一首“制作”的原创准则,我们又怎么能够坐视腾讯亲手破坏呢?

毕竟,我们就算是那一部分90%很失败的自媒体,但是整个自媒体氛围(谈不上利益)依旧与我们“休戚与共”。

相关文章

  • 差评事件尘埃落定,但这一场关于“洗稿”的战役或许才刚刚开始

    沸沸扬扬“折腾”了一个星期的“差评”事件终于以“差评主动退还投资,腾讯已然接受”为结局。 不管大家最后是觉得“差评...

  • 读者在意洗稿吗?

    吃西瓜的人未必会关注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西瓜够甜就好。——守鱼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差评洗稿”事件的文章,除了看文章...

  • 洗稿?差评!

    洗稿:比复制粘贴高一级的“伪原创” 尊重原创,人人拥有强烈的版权意识,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然而现实是,一方面,各大...

  • “差评”风波反思:要消灭洗稿,还得靠内容平台

    差评“洗稿”风波,闹得沸沸扬扬。 2016年,我就写过一篇文章:《抄袭不可耻,相对于洗稿而言》,对“洗稿”这个内容...

  • 「差评」,我要给你一个差评!

    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前我并没有听说过「差评」这个公众号。 刚刚一字不差看了「差评」最新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拒不承认洗稿事...

  • 抄袭与洗稿的区别

    近期,腾讯投资自媒体大号“差评”一事,引发业界广泛的关注以及争议。多名未获腾讯投资的自媒体发文称“差评洗稿”,在巨...

  • 洗稿

    媒体黑话。将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保持原有的逻辑发出来,即为洗稿。洗稿并不是抄袭,但是本质上与抄袭相同。差评我也在看...

  • 差评最终得了差评,差评留给自媒体人的反思是什么?

    近日,有关腾讯领投科技自媒体差评的新闻,给自媒体界投入了一颗炸弹。据说,差评以洗稿闻名于自媒体,科技圈甚至流传一句...

  • 论创作

    这两天看到一篇关于洗稿的讨论,大意是讨论洗稿算不算抄,以及借鉴到什么水平才算是抄袭这一话题。 我估计我的知识产权法...

  • 为何洗稿专业户差评满满,仍能拿到投资?

    今天据科技自媒体三表龙门阵爆料,腾讯领投了洗稿大号差评的A轮融资,规模在3000万元,这一行为引发了三表龙门阵对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差评事件尘埃落定,但这一场关于“洗稿”的战役或许才刚刚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yg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