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散文摄影
沉淀一片烟火气——龙虎巷观感

沉淀一片烟火气——龙虎巷观感

作者: 李课课 | 来源:发表于2019-12-29 21:46 被阅读0次

    南京浦口有一条龙虎巷,很有特色。今天便和父母一起,去那里逛逛。

    龙虎巷是独具特色的津派建筑,为什么会是津派建筑呢,这和清代修津浦铁路有关。

    清代末年,随着津浦铁路的兴建,大量北方修路工人便随着工程南下,在浦镇车辆厂西北侧,渐渐地形成街区,取名为龙虎巷。据记载,龙虎巷里最早的建筑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由浦厂买办出资,在浦口南门的龙虎巷建起了一幢幢具有清式风格的民居。

    于是,龙虎巷是近现代南京大工业初始期的重要物证,从建筑风格上来说,也是北方建筑文化南进的一次成功实践。

    过了长江大桥,到龙虎巷只有十来公里的距离,只是高架繁多,道路缠绕,反而不太好找,中途走错了一次又掉头。最后从一座新修的高架下穿过,进入到了一条不太宽的柏油路中,一下子就感到,这次走对了,因为在这里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时光的积淀,感受到了特有的气息。一个地方的,是有一种特殊的气息的,这是很多散在事物的“统合”,但具体的是什么,却又很难指出,因为其他地方也会有。

    沿着路往深处开,看到了墙上的牌子,——“龙虎巷”,高大的法桐树,两边的建筑,这里的场景,一看就是上个世纪中国大地上无数的大企业小社会的场景。到这里,仿佛时光倒流了一般。

    只有旁边停的满满的汽车,才能让人感觉到,这并不是真的回到从前。

    终于找到了一个停车的地方,然后在巷子里走走看看,这里的胡同很深很长,在这里还能体验到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的胡同生活了。但,这些显然还不是我们想找的那条有老建筑的龙虎巷。

    好大的一片胡同!平房组成的胡同,和楼房组成的小区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建筑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而且家家带院子,同样单位面积内,居住的人密度就要小得多。在楼房的小区内,是很难有“深巷”这样的感觉的,而在这里,随处都给人以“深深”的感觉,仿佛能封藏住很多的时光,很多的记忆。是的,一片居住的地方也和人的机体一样,既需要有“输布”,也需要有“封藏”。中医认为,肾主封藏,肾的封藏之力如果弱了,则会“肾不纳气”,呼吸就会变得浅表。我们需要怀旧,需要历史的原因,就是防止我们的“精神呼吸”浅表,因此其本身也是在追求一种“健康”。

    沿着巷子走了很久,来到了一条街上,看到了青砖建成的房子,还有砖雕门楼,仔细一看,这条街的两旁,都是这样的建筑。这就是要找的津派建筑了!原来这条街在这里。

    这些青砖的建筑,显然与刚才在巷子里见到的现代平房不同,要讲究的多,带着各种砖雕的门楼,黑色的传统小瓦,黑漆或者红漆的木门,门前石砌的台阶,青砖券拱的窗户,耸立的屋山,从开着的门里可以望见里面深深的院落,站在这里,觉得回到了清末民国时代的天津。

    这条街保存的还算比较完整,很多家的门口的墙上都镶上了一块汉白玉的石牌,上面写着:“南京市江北新区不可移动文物——南门龙虎巷××号民居”,日期是2019年4月。看来是今年四月份才真正的将这里保护起来。

    这些民居,现在依然是民居,而不是只能观看的文物。两边临街的房子很多开了铺面,生活气息十分浓郁。从清末就形成的烟火气息,一直延续到今。这些唐山、天津一代的筑路工人,随着津浦线的延长不断南下,一直到了这长江边上,在这里定居,在这里繁衍,在这里建起了一片津派的青砖建筑。

    沿着龙虎巷走到头,再往前走去看看,居然还有一大片的民居,都是老的工人家属区。一看就是上个世纪的建筑,而且,这里几乎是一个上个世纪工人住宅区的博物馆!因为从建筑风格上来看,有应该有五六十年代的筒子楼,有七八十年代的楼房,还有较新的九十年代的楼房。有青砖,有红砖,有水泥墙,风格不同,但完全可以看出是集体是单位所见,与民间自建住房有着不同的规格。

    门牌上写着浦厂一村,浦厂二村。几座临街的筒子楼都很陈了,能看出来只有很少的几家还有人住,因为不少房子的窗户都是破的,显然已经没有人住。但是这里依然热闹非凡,两边的铺面满满当当,人来人往。我总想起《功夫》中的猪笼城寨中的场景,还真的有点像。这种烟火气,总能让人觉得似曾相识,觉得自己在某个时间,体验过这样的场景。

    住在这里的,应该都是一些老职工吧,他们经历过这里的崭新,现在在经历这里的陈旧。

    路过一家平房的门口,一位中老年人正在门口做煤球,用一把大铁勺,将盆里的煤糊糊搲成一个个的煤团,放在一个大托盘上去晒干。父亲与他攀谈了一会,这里还没有通煤气管道,要用煤气只有煤气罐,很多人家取暖,还用煤。不过他不是工人,是本地的农民,还有地。

    曾经的大企业小社会,现在依然像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与外面崭新的城市不太相同的小社会。

    一扇扇窗户,很多人从这里望的场景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岁月,却早已发生了巨变。

    龙虎巷的津派建筑,也是清末的工人住宅区,它和这些不同时期,新旧互结的工人住宅集结成一片,几乎形成了一个中国工人住宅的博物馆,它们带着各个时代的烟火气一路走来,现在依然烟火气十足。

    津浦线是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其背后有一个古老民族近代化转型的努力,有英德两个列强与中国利益的角逐,这些大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下,还带来了这样一片具体的烟火气。

    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宏大的历史进程下,也形成了无数的日常烟火气,这片几乎囊括了中国各个时期的工人居住区建筑风格的巨大聚居区,就是这样的烟火气的聚集。

    不知道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这里很多建筑,早已不宜居,这里很多居民,或许更向往崭新的居住环境吧。因为网上也有人在询问,这里什么时候拆迁。发展,总是在保留与布新中寻求平衡,真的希望,能够打理好这片烟火气,因为这或让我们的世界更有内容,更有深度,而外在的世界和我们的内在精神是交互的,因此这其实也关系到一种更广阔意义的“健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淀一片烟火气——龙虎巷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ju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