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4年前学习九宫数的时候,我就从命盘上看出来,自己到底有多没安全感。
不久后学习占星,又发现整张出生图的主旨之一,就是一个大写的“我没有安全感”。
面对这么明显的讯息,我不得不去追问,为什么缺乏安全感?怎么才能有安全感?
今天简单跟大家聊聊。
1
安全感的反面,是失控。
今天在群里聊天时,好友鱼头的一句话,给我带来了新的觉知方向:
“我是否抗拒手忙脚乱?我维持优雅从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的,我内心很抗拒失控的感觉,总想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把所有人都给照顾好,然后自己还要时刻保持优雅从容。
这个模式,大概是从我8岁左右开始的。
那时,刚刚随父母来到这座沿海大都市,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在经历变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父母的压抑与紧张,不仅想让自己快点“好起来”,还想要让父母也更加轻松快乐。
在学校受了欺负与排斥,回家也不愿意说。
不是不信任父母,而是因为知道他们很在意我,会很努力地保护我,所以更不愿意让他们烦恼。
然而,一个孩子是无法承受这么多的“责任”的。
她能想到的最好方法,就是假装淡定,假装优雅,藏起所有的不开心。
安全感维系住了,从未失控,可那段时间的照片上,如实地呈现出了压抑与僵硬。
也许还会更早一些,可以追溯到过去世。
那些关于家族的责任与义务,那一份“我应该牺牲自己,成全大家”的模式,仍然会隐隐浮现。
以及,“没人能保护我,而我必须努力支撑着,保护家人”。
——它们透露出的讯息是:我不可以那么自由,随心所欲。
我必须表现的非常得体,不给别人添麻烦。
然而,费尽心思地防止失控,并不会让我内心感受到安全和满足。
对失控的恐惧,一点点蚕食着内在的勇气和开拓力,让我在面对大好机会时,本能地选择退缩,继而又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我的能量,被冻结了起来。
2
初次意识到“失控”的价值,是在2012~2015年之间。
嗯,很漫长、很煎熬的几年。
不算是主动的选择,只是因为当时出现了太多我无法掌控的状况。
人的适应力其实很强,尤其是在无可逃避的时候。
虽然一开始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内在的安全感课题,但在安全感的崩塌之下,终于被“逼”出了内隐的潜力。
不得不更加直接地去面对世界,面对变数,面对长久以来最害怕面对的——人群。
强大的自我保护机制,以及对失控的担忧,导致我在8岁~25岁之间,都不愿意主动与人交际。
初学命盘解读,和同学语音通话做练习,都紧张到一身冷汗。
可是,人一旦开启了新的体验,转化就会很快。
起初,做一次线上分享,我必须逐字逐句地写稿子,再读个三五遍,才能正式去“讲”。
其实也就是念稿子啦。
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我已经可以拿着不到一百字的提纲,逻辑分明地直接讲下去了。
安全感,藏在对“失控”的接纳中。
每接受一次“失控”,允许新的体验进入生命,就会多一点安全感。
这就好像跳舞一样。
如果你戴着镣铐,严格固守着种种规矩,不能越界,害怕犯错,那一定会很累。
如果你完全自由,不设规则与限制,就会轻松许多。
那份“害怕做错”,或是“不管怎么做都会错”的恐惧,在“失控”中,烟消云散。
每多一个尝试,世界会显得更安全一点。
2016~2017年,“失控”体验继续加强,而我渐渐有了力量去应对。
3
现在,我完全攻克了安全感的课题吗?
还早着呢。
因为我只是个平凡人,我愿意接受自己的平凡。
对于“我必须拥有安全感”的执着,也会令人不自由的。
我同意并接纳自己的不安全感,我知道它是我曾经能想到的、可以保护我和我在意的人的最佳方式。
今是而昨非,但过去的那个我,已经尽力了。
现在,我愿意交托和转化。
有了许多外在的成功体验,并不代表内在的冻结真正被化解。
我仍然需要,持续温柔地对待自己。
任性妄为的我,软弱无力的我,不够聪明不够优秀的我,渴望被爱、被关注的我……都可以一一回来了。
我的内在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这些部分。
无需为自己的“缺乏安全感”而辩解,也无需去拔高它,总结出什么高大上的理论。
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不完美的背后,是更深、更大的完美。
怎样才能拥有无处不在的安全感?
很简单,接纳不安全感,接纳缺乏安全感的自己,接纳当下的感受与情绪。
真实地看见,温柔地接纳,会让身体与心灵放松柔软下来。
清晰,轻盈,觉知,允许生命以它本身的节奏与方式,自然运转。
关于安全感,目前我可以分享的,就是这些了。
未完,待续。
By Miss柳。
厦门大学硕士。
占星师,塔罗师,
阴盘奇门遁甲风水调理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讲师,撰稿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