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被编入《激荡2019:从思想的云到实践的雨》第十辑,作者是夏惊鸣老师。
夏惊鸣: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首席战略专家、华夏基石业务副总裁兼战略转型与组织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
看完彭剑锋老师的序言,我翻阅了一遍本书的目录,发现最吸引我的还是第十辑:时间的函数。那么整本书的学习就从这里开始了。
不知道是不是老是听罗胖的节目,让我对“时间的…”开头的内容都很感兴趣。但实际上我确实“函数”这两个字也很着迷。
这篇文章的标题“穿透力”三个字吸引了我。
通过阅读本文:
1,复习了事实和观点的差别;
2,学习了商业逻辑思维中的未来思维,客户思维/竞争思维和现实机会思维/路径思维。看到这里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刚一过来镒辰,老陈说的“四维空间”。现在回过头来看,就是夏老师说的“未来思维”。那个时候老陈跟我说的是,你站在十年后点某一天,再来回看今天,当时会怎么决策,刷新了那时我的认知;
3,要不要战略规划,把我想要知道的如何做战略规划的做法教给了我:战略复盘-战略假设-战略纲领-战略部署。看再多的平衡计分卡都是假的,根据自己身处的环境,亲自实践一下才是真的。不管是大事小情,拥有这样的思维,并能用以指导实践才是真。
4,OKR或者平衡计分卡,我都不太会用。但是夏老师在“平衡计分卡的问题出在哪里”中的一点指出:战略地图里面的目标(如“降低采购成本”是某一领域基于战略应着重提升的关键因素。倒是给了一条制定目标的标准了,可以依照实践,我打算试试了。
最后奉上夏老师的三句话作为结语:战略主要回答三个问题:
1、增长点在哪里——这是发展战略,业务选择的问题;
2、如何实现增长——这是业务战略/竞争战略的问题;
3、如何将增长点责任分解下去——这是战略解码与管理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以上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战略假设(关键事实)!
https://mp.weixin.qq.com/s/Nb3ym9KESzSazwK5R850l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