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创作课笔记

作者: 骁勇特善战 | 来源:发表于2019-10-07 03:00 被阅读0次

第九节,结构的图示。

图示是结构的大体轮括框架,结构的鸟瞰。是一篇文章的整体观。图示另一方面也反映着作品的层次。层次是作者表现事物的不同侧面,是文章思想内容的传达顺序。以及感情发展变化的各个环节在作品中的归结,因此有人把层次叫做结构段意义段。

一,平列展开。这种结构往往撷取事物的几个侧面逐一表现。几个侧面的性质分量大致相当或着相等。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严格的递进关系。文章层次呈平列展开状,好的连理枝。最后归结到文章的思想上。西方把这种结构叫做“三叶金花菜”,朱金顺叫做“总起总之总收”。范文,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朱自清《冬天》。这种结构比较清楚,好安排。文展平整丰厚好掌握。实用性比较深,写不好会流于平凡。

二,链环套扣。这种结构和平列展开略不一样。不同之处平展展开横式布局,精选的往往是性质类式的事件。而连现套扣是从式布局,精选的往往是时间上的几个不同片断。好比沟火三分有高有低。使人读起来有一种起伏绵延,涓涓片断。有一种直线式的波澜美。范文,刘白羽《长江三日》,孙犁《山地回忆》。

三,纵深递进。这类结构往往安照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因果联系去布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逐渐向纵深发展。从而使事件一步步明朗,感情一步步深化。主旨一步步显现。范文,许地山《落花生》,杨朔《荔枝蜜》,茅盾《白杨礼赞》。这种结构变化比较大,可以递进认识,可以递进感情。最终的目的是深化主题,清清楚楚地看到读者的思考核心。

四,迴旋蓄势。这种结构往往先确定目标。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一波三折,屡屡受阻。一波为二波蓄势,二波为三波蓄势。使作者的感情和情绪起伏宕荡地推进。(势,文章的劲,文章的文势。)范文,刘白羽《白出》,《三顾茅庐》这种结构,每次蓄势就是它的层次,需要作者有尺水兴波的本事。有穿云裂石的本事。一般需要蓄三次势,二次势。有人叫做“三迭式结构”。

五,对比映照。这种结构往往通过二幅场景,二组事件的对比式排列布局,使之互相衬点互相烘托。从而使真的美的善的更加泾渭分明昭然若揭。从而更加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国古代叫“双分对叉”。范文,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这类结构往往要以对立式的事件压缩的排列,可以人和人对比,人和人的不同行为对比,人的内心和外表对比,人和不同环境对比。

六,双桥并架。这种结构图示往往是在作者的心中感受中,同时溶进作者的见闻和知识,使内在的脉络和外在的脉络互相回应,表现出一种内外对应相得益彰的美。多用于游记中。有人称“二水分流”。范文,杨朔《画山秀山》(风景加故事)。这种文章结构,作者心中的话和景就是每一个层次。文章的行文展式往往是双驴并驾,有合有理。此乎彼兴地汇向点睛之处。

七,蛛网伸层。这种结构图示往往首先点出网心,然后围绕网心四周伸展,纵横交叉远近抅连,任感情奔腾思想飞腾。表现出一种层次错落的美。范文,秦牧《土地》。这种文章的展示大开大缩,抽丝织锦似的点晴之处。

八,写此注彼。就是作者在表述的手法,不断用启迪的手段。对读者进行定向性的导引,有目标的扩大读者的想象范围,使他产生联想。一步步地理解作者的内核,从而表现外部逻辑和内在深沉的和谐美。这种结构行文展示,往往是故意详次略主。但是在不断的虚敲实应中,引导读者朦朦胧胧地达到点睛之处。

九,串连包孕。也叫主线加插,往往首先确定一个基础性动作和背景,以这个动作和背景构成连双事件的金钱,作为贯穿文章始终的主线。在这条线上套连几个场面或镜头。这个结构比较严谨,思路畅达,表现清晰,细节明朗的美。它的层次就是它的插入部分和重大部分。

以上就是散文图示。了解它有助于我们正确安排文章布局,有助于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但是不能把它看成死框框。应该是有图示论,而不为图示论。大体须有,定体则无。以感情为主线,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兴尽而止可以。

相关文章

  • 散文创作课笔记

    第六节,打通艰涩一一散文构思注意之一。 意境贵在新奇,贵在深遂。不能傍人藩篱,拾人咳唾。达到新奇深遂,必须在构思上...

  • 散文创作课笔记

    第一节,艺术的职能和特点。 1,艺术的职能。人类意识和社会活动的特殊活动。艺术是劳动,是人类的劳动和动物性的迷失和...

  • 散文创作课笔记

    第十二节,散文的图画美的注意事项。 罗丹说,看到的线条和色彩至深不能打动人,而是要凭渗入其中的那种深刻的意。这里的...

  • 散文创作课笔记

    第十节,体物入微,细处举要。散文表达注意之一。 非常重要的小处入手,有人把散文比做奇兵。平板的笔法断难制时,非有点...

  • 散文创作课笔记

    第七节,安眼点睛一一散文构思注意之二 眼睛心灵的窗户。传神写照尽在眼睛之中。戏有戏眼,散文也有文眼。安眼点睛实际上...

  • 散文创作课笔记

    第五节,意境的构成。 意境的构成也就是对反映对象的取舍过程,或补偿过程。用黑格尔的观点是和自然竞争的过程,超越自然...

  • 散文创作课笔记

    第十一节,情景相融,物我双会。散文表达注意之二。 谈散文的抒情问题,不一定意与境统一。但是只想说使用概念的问题。不...

  • 散文创作课笔记

    第九节,结构的图示。 图示是结构的大体轮括框架,结构的鸟瞰。是一篇文章的整体观。图示另一方面也反映着作品的层次。层...

  • 散文创作课笔记

    第三节,散文的特征。 从三个角度谈。 一,文体比较角度谈。1,同诗歌比,语言形式上看,散文比较扑实,自然,不一定象...

  • 散文创作课笔记

    第四节,散文的构思。 优秀的散文必须有优秀的构思。高尔基说,除了观察研究,还必须构思创造。创造就是把许多细节联成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创作课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vp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