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自己不满现状,也是我迫切改变自己,经常沉溺于琐事中无法自拔,经常忘了思考也很容易沉溺于焦虑当中,一旦焦虑就会追求短暂的享受与舒适,但在那之后的还是无尽的空虚和懊悔,我想此刻的我与《认知觉醒》相遇那就是我今年最大的幸运,内心迫切想要改变却无从下手,对自己没有清楚的认知,总是在焦虑懊恼,事情总想做到完美,看完《认知觉醒》后,心中的焦虑减轻了大半,并且内心隐隐约约知道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者周岭36岁才开始觉醒,相比之下,我一点也不晚,而且只要你想改变,什么时候开始也不晚,所以,尽管来吧。
书中的很多观点都刷新了我的认知,也给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指导,最重要的是当你的认知有所不同,你的行动也会发生改变,但我觉得,这并不是一次看完就能立马消化的书,这是第一本我想要慢慢咀嚼的一本书,但第二次看我可以跳跃着看,选择性地看,但总舍不得,于是今天,我重新回头细看,边看边践行吧。
今天回看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大脑
人的大脑有三重,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本能脑年龄最大,出现的时间最长,情绪脑较年轻,理智脑最小但最高级,高级但力量很弱小,人大部分是受本能脑和情绪脑驱动,避难趋易,急于求成是人的天性,但并不代表我们要一直受天性的驱使,理智脑就可以使我们认清自己,明确方向。
作者的比喻很好玩,把大脑看做一个公司,本能脑和情绪脑是公司里的员工,一个资历老,一个年富力量,但是没有事业心,也没有高追求,一味想要享乐和舒适,而理智脑是公司的经理,有远见有智慧,但空有一身功夫无处施展,因为年轻无威信,底下的员工没有听从命令工作,所以我们常常陷于一种困境: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这也是我们的天性。
以前总会因为自己耽于享乐而自责,看完第一章发现我也只是受情绪和本能的驱动,没有必要过于自责的,但我也想让自己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当中,所以我需要做的是训练理智脑,让理智脑能有威信,底下的员工能听从他的指挥。
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嘛。我也需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天性,一味野蛮生长只会碌碌无为,我们需要觉醒,对自己的大脑有清楚的认知才能驱动我们的理智脑。不要想着用理智脑去压制情绪脑和本能脑,要做的是顺应和驱动,让这两个为我们所用,光靠自制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依靠知识,刻意练习。
这是第一节的一些思考与学习,这本书打算逐字学习,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