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抱怨,获得幸福(二)

作者: 蕙兰姐 | 来源:发表于2018-04-17 21:21 被阅读0次

昨天我们谈到,抱怨容易让一个人陷入到自证预言里。简单说来,就是消极暗示。

比如我的认识的一个人,他父母长期对他的评价是:太懒了,如果能勤快一点,这个孩子还是不错的。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还会为自己这个行为进行辩解。但父母继续找他懒的证据。比如早上起来没有铺好床就去上学了,比如今天的袜子没有及时洗,这些证据不停的摆在他面前,父母看不到他做的努力,比如,只是要迟到了才没有铺床,也不是每天袜子都没有洗。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及时发现孩子做了的事,进行鼓励,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看见了。会继续这个行为。我们反复给孩子贴懒惰的标签,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没有办法改变了。我们的本意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短板,调整自己的行为。可是起到作用了没呢?

当孩子做过努力,却没有被看见,收到的是抱怨,孩子就不会再继续改变了。在心理咨询里有个矫正技术叫阳性强化法,谈的就是,对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错误的行为忽略,这才能使一个正确行为得以保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反复抱怨孩子错误的原因。

这是一种消极暗示,慢慢形成一种催眠。认为自己确实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抱怨的目的,本质上想希望对方接受到信息获得改变,然而,别人会因为我们的

抱怨改变吗?当我们自己被他人所指责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是自尊受到威胁,然后开始自我保护,本能找理由反抗。哪怕对方说的是对的,但这样的方式让我难以接受。而且当下的情况已经无法让我去想,你说得对还是不对了。所以,抱怨会不利于人际关系。

抱怨的习惯会代际传承。

我有个来访者讲他孩子的事情。他孩子不到三岁,非常喜欢一个随身抱着的小猪佩奇,走哪里都带着,我们知道这叫过渡性客体。这个玩偶让他觉得带着心里安全,踏实。有天中午,孩子的妈妈看到孩子打了两下小猪佩奇,说,让你听话,别到处走,你不听,让我找不到,真是的,下次再这样,我打你了。

他妈妈当时听到这个话觉得很好笑,笑过了后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

抱怨因为总是聚焦于负能量,还会让人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在弗洛伊德1900年的那个时期,就有一种神经症叫癔症,这种神经症,并没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就是说,身体没有生病,但因为心理原因,会突然失去功能,比如手不能动,眼睛视神经没有问题但是看不见。

而现在我们心理咨询的临床上,心理原因引起的头疼,心脏问题现在已经比较常见了。这就是我们长期关注负面信息,经常处于被抱怨的家庭,我们的情绪没有办法处理,再加上一些创伤,很容易陷入到身心问题。

相关文章

  • 减少抱怨,获得幸福(二)

    昨天我们谈到,抱怨容易让一个人陷入到自证预言里。简单说来,就是消极暗示。 比如我的认识的一个人,他父母长期对他的评...

  • 减少抱怨,获得幸福

    大家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幸福,身心健康,人际关系良好,一定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我们可能忽略了还有一件事,只要我们去做,就...

  • 减少抱怨

    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小情绪,总会有不顺心的事情,遇人就抱怨、吐槽,这样时间久了其实别人会烦的。今天好不容易不睡午觉...

  • 减少抱怨

    今天是记录考研的第二天。 一觉醒来腰疼的不行,坐在凳子上更加难受了。忍着疼痛听了30分钟的课,就不能再继续坐着了,...

  • 减少“抱怨”

    距离春节上班已经三周了,在家里过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回到有规律的工作岗位上,还是感到些许不适应。很感谢张...

  • 减少抱怨

    001 一个过得不好的人,才会整天抱怨;一个整天抱怨的人,很难过的好。 002 今天礼拜结束后和MR,ZJ一起去看...

  • 减少抱怨

    我们要学着减少抱怨,最好就是不要抱怨。 抱怨会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人事物的消极面上,会强化无力感和受害者心态。 减少...

  • 减少抱怨

    网上有个问题:“你最讨厌和什么样的人相处?” 最高赞的回答是:“最讨厌喜欢抱怨的人。” 人与人的交往,说到底是一种...

  •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七十天记录

    第七个十天,让我们来练习“真正的宽恕”。减少攻击和抱怨,减少对他人的评判,使得自己的精神获得成长,内心获得平静。 ...

  • 幸福就是减少痛苦,获得宁静

    开学后这两天半夜醒来不能立即入睡,打开《有书》听怪老头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听了几句便觉得有意思,这么智慧有意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减少抱怨,获得幸福(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zp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