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的一瞬间,“唰唰唰……”,好多信息弹了出来。
随便点开一个群,只见大家正在聊暑假给孩子的安排,有报游泳班、钢琴班,还有书法班,等等。
更有补课的:有查缺补漏,更有提前学习下学期知识的,总之各种卷,50分想要70分,70分想要90分,90分想要满分。
而父母除了每天固定上下班,早晚还在兼职跑滴滴,做其他活,不为别的,只为了孩子补习,不被落下。
想起那次送饭,孩子说:“好多人都在请假补习,搞得我心里都有点压力了。”
是呀,怎么没有压力呢?孩子卷,家长更卷,就像这次考试,同分数段就有几百人了,能说没有压力吗?我只能呵呵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些都是孩子愿意的吗?他们真的喜欢吗?
想想这次报考,孩子说:“很多同学也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就是很多填师范的。”
那么,学习考试,学校家里,除此之外,孩子都在想什么,有什么打算,我们是否都有了解呢?
孩子想探索,但又苦于无人指引,他们也做各种测试,也刷各种视频,看着好像也都对。
本就处于好奇的阶段,于是,左一个想法又一个心愿冒了出来,冲突不可避免。
那天就听一位家长说:“孩子填的专业很多根本不认识,都不知道什么来的,可他们偏偏就要去,你有什么办法,说他吗,他比你还大声,都吵起来了。”
这是有自己想法的,先不论对错。
当然也有服从的,你让我报什么就去报,与其说听话,更多的是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何方,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干什么。
很多专业现在看来是很火,可是等读出来,或许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记得读书那会,同学他堂哥坚持要读警官,而爸妈却死活不让,要他学建筑。
要知道,那时候手艺人可是吃穿用度都不愁,他的爸妈这一辈子就是干小裁缝供姐弟两个读了大学。
最后还是拗不过孩子,孩子读了警官,又恰巧遇上了香港回归,一路顺风顺水,自然是圆满。
而有些人茫然不知自己的未来,只是随波逐流,朝着热点,有如飞蛾扑火般,一窝蜂地上,然后就业紧张,高不成低不就,又继续读研读博。
未来会更好吗?不一定。
终是没能明白,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又应该怎么去达成,或许真应该沉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了。
真正能给你撑腰的其实是一份工作,不论线上线下,保证你有足够的经济来源。
同时,我们还要保持情绪的稳定,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保有可控的生活节奏。
“一半烟火谋生活,一半诗意许清欢”,愿每一个人都能保有热爱,活成自己打心底喜欢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