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满天星遭遇挫折的《葵花宝典》每天写1000字
大人物也会耍赖——重读《咏而归》(10)

大人物也会耍赖——重读《咏而归》(10)

作者: 魏治祥 | 来源:发表于2023-02-22 06:59 被阅读0次

    《咏而归》每一章的标题很好玩,例如第九章,叫做《人性与水与耍赖》。

    你猜是说谁耍赖?——是孟子!

    孟子胸中有浩然正气,是仅次于圣人的亚圣,被称为战国时代的良心,是个大大的好人。他口才一流,因此极善雄辩。然而人无完人,好人也有张开嘴巴乱说的时候,其雄辩根本不讲逻辑,或者说干脆就是狡辩。狡辩自然是耍赖了。

    李敬泽认为,孟子当年与告子争论人性的本质究竟是善还是恶,孟子虽然争赢了,但是他耍了赖,赢得不光彩。

    告子说的是人性如洪水急流,东边决了口就向东流,西边决了口就向西流,“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也就是说,人性的善恶,全在于后天的引导和塑造。告子的比喻可谓既形象又贴切。

    众所周知,无论河水流向何方,都不可能违背“水往低处流”这一常识。然而在孟子嘴里,常识却可以灵活运用,他咄咄逼人地问:“水固然是向东流也行向西流也行,但难道它向上流也行向下流也行吗?”

    告子傻眼了,是啊,水是下流的,是向低处流的,也就是说,水并不是那么好性子,随你怎么引导和塑造。

    接下来孟夫子得“理”不饶人,理直气壮地下了结论: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这个论断,无形中先把“上”设定为“恶”,把“下”设定为“善”,告子估计没有学过逻辑,是听不出这番话有什么毛病的,只好竖起了白旗。

    孟子的毛病你看出来了吗?

    流水的向下与人性本善有必然联系吗?没有。“水往低处流”作为前提,能够推导出“人性本质善”这一必然结果么?毫无疑问,不能。按照孟子的逻辑,还可以推导出“因为苹果甜,所以人性善”,“因为山很高,所以人性善”等等。二者没有任何相干。反过来告子也可以说,水无有不下,正说明了人无有不恶。四川人把这个叫做“扯横筋”。你可以乱说,我也可以乱说,水的下流,说明了人也下流,下流无耻的下流。

    我认为稍微靠谱的比喻可以是:人性就像白开水,放了糖就甜,为善,叫糖开水;放了黄连就苦,为恶,叫苦开水;啥也不放,便没有善恶,白开水就是白开水呗。

    李敬泽指出:“在古典中国,孟子的说法一直占着上风,每个中国人都坚定地认为自己本来是善的、好的,只是……唉!世道啊,没办法呀,怎么俺如今变成了这样了呢?两千多年来,大家就没好好想想,如果每个人原本都是善的,那么那个‘恶’是从哪儿来的呢?”你可以说那个恶是别人的恶,问题是“别人”的人性本善,其恶从何来?照此类推,恶的源头应该在别人的别人的别人的......那里。

    按照孟子的逻辑,古往今来的贪官、恶棍、强盗,本性都是善的,至少小时候都是大大的好人,他们本来是像水一样善良地往下流,谁知半路上遇到了抽水机,流到了高处,流向了恶。他们本来没有错,要怪,就怪那制造恶的“抽水机”好了。

    李敬泽进一步指出:童年,据现代心理学研究,不过是一张白纸,无分善不善也,这似乎和告子的观点相同,但也有重大区别,比如皮亚杰就断言,人性的形成起于“认识”,而“认识”这件事是由主体作出的。也就是说,你是你,你不是茫然的水,你要是行了恶事还是先别赖社会,你至少得有勇气自己扛起来,中国人不是还说“好汉做事好汉当”吗?

    关于人性,李敬泽没有说到的是,人性本贪,吃着碗里想锅里;人性本懒,能坐便不肯站;人性好奇,喜欢东家长西家短;人性好色(爱美)......综上所述,均为社会发展之动力,与“善恶”无关。

    孟子的耍赖,当然不止这一次。据我所知,他与宋国的大夫戴盈之讨论减田赋免关税的事,也是耍了赖的。

    戴盈之对孟子说:

    “要恢复古时的办法,将农业税降到十分之一,还要减免市上的关税,这一时难以做到。只能先将税率改轻些,来年再彻底改,您看如何?”

    孟子没有做正面的回答,却给他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某人有个坏毛病,隔天总要从别人那里偷一只鸡。后来有人告诫他说:‘偷鸡这样的坏事,有品格守规矩的人是不会干的。’他听了便说道:‘我愿意改,先改为每个月偷一只鸡,来年再彻底改正。’”

    孟子说:“既然知道应该改,那么就快一些改吧,何必等到来年呢。”

    孟子的话乍一听很有道理,你明知道偷鸡是不道德的行为,就应该立即,彻底,痛痛快快地改正,隔天偷一只鸡或每个月偷一只鸡,都是偷,本质上是一回事。这番话说得义正辞严,弄得戴大夫张口结舌,浑身冒汗,好像自己成了偷鸡贼。

    然而稍微琢磨一下你就会发现,孟老先生神不知鬼不觉地偷换了概念,把国家的大政方针变成了道德是非。减田赋免关税乃国之大事,须先论证后试行,要求和停止偷鸡一样喊说不偷就不偷,这未免太儿戏了吧。

    孟子是亚圣,是大人物,是我们共同敬重的先贤。然而大人物也会狡辩,会耍赖,会罔顾常识,所以对他们的话照样不能盲从。

    你说呢?

    2021年8月16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人物也会耍赖——重读《咏而归》(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pj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