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诺夫博士是运动学方面的专家,在《姿势跑法》一书中,他详细的描述了他对于跑步的理解以及创造出来的运动方法。
首先,从运动学的角度来分析跑步行为。
跑步其实也是物理上的一次生物能转变为动能的做功过程。依照这样来进行分析,事情就清晰了。在做功的过程中,任何不支持向前运动的做功过程就是我们的敌人,需要消灭或者是减少。比如说后脚跟着地的跑步方法,研究发现,当你后脚跟着地时,一方面对你的骨骼冲击最大,另一方面,他起到了阻碍人体向前推进的作用。
所以,后脚跟着地的跑法被抛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前脚掌着地的跑步方法。当人们前脚掌着地时,身体必然前倾,这样就符合了运动学当中的向前做功的要求。
其次,从训练的角度来看。
这时所用到的是解剖学方面的知识,对于脚的骨骼构造,肌肉的构成等来进行训练的分析。包括跑步前后的拉伸肌肉,跑步时的姿态对于骨骼的影响等。根据人体解剖学的原理来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会更加的科学,对于训练的指导也就更有针对性。
书中所举的一个例子很有代表性。人类跑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刚直立行走的时候,在那时,人们没有鞋子可以穿,但是为了追逐猎物,或者是逃避危险动物的扑杀,人类必须跑步。万年以来,人类跑步的历史带来了脚的骨骼发展和肌肉改进。尝试一下光脚跑步吧,你会发现,如果用后脚跟着地,你会感觉到特别的疼痛。而前脚掌着地时,你会感觉到跑步时带来的快乐。我们的脚也正是如此,足弓的结构本身自带减震功能,脚踝、跟腱以及连接脚和小腿的肌肉群都是如此的协调。
学术性的研究解释了《天生就会跑》里所描述的那个著名的跑步村庄,在那里人们没有鞋子,仍然能够在满是碎石的山坡上跑的飞快。
但是学术研究只是解释我们之前的情况,并不适合于现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所穿的鞋子有了巨大的改变和进步。之前仅为覆盖在脚上的保护物,而今,却成为了让人类可以借助的一种工具。
跑步鞋的发展从没有落差的前后一致鞋底,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后脚跟加高,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减震功能。由于高差的产生,又催生了诸如大底,中底和跑步姿势引导线等等功能设计。如果没有这个高差,想必相应的设计就没有如此快速的发展。
为什么会有这个高差的产生?
一、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类已经不再为了生存而奔跑,而更多的转向走路的需求。在走路时,我们不可能每次都是追求速度的前脚掌着地。不信?你试试?所以,舒适的走路的需求催生了后跟减震的发展,也就带来了前后的高差。
二、专业的跑步运动员也有了这样的需要。在田径赛场上,我们也越来越多的看到运动员采用减震好的跑鞋,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鞋子前后的高差,使得专业运动员无论在训练还是比赛时,姿势的调整更加自然。不会因为后跟没有任何减震而带来伤痛,并且,在弹性加强后,使平均触地时间(跑步时脚和地面接触的时间)进一步减少。这样对于阻碍向前的向上的作用力,进一步的减少了(弹性增加),使运动员更加专注于向前的力量。
跑步鞋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首先,我们会更少的考虑跑步的姿势,使得跑步变成一种大众均可参与,并且在现代跑步鞋的帮助下,避免自身伤害的一种运动。在平时只是考虑锻炼身体而不是追求速度的情况下,选择一双好的跑步鞋就可以了。
其次,我们的脚会随着鞋的发展而进化,这是历史的必然。现代的人们已经离不开鞋子的保护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脚会消失,但是,他会越来越适应有鞋这个事物的存在,并且做出相应的调整。
我们应该为此而担心么?显然,这是杞人忧天的做法。
回到主题中来,《姿势跑法》是本好书,它介绍和解释了我们之前的跑步方法,注意,是之前的。现代的跑步方法,更应该考虑是我们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带来的跑步鞋的改变。这是一项不可逆的过程,人类已经不会再回到赤脚跑步的年代,除非是个别的人们还在追求赤足跑的乐趣。
顺应时代的进步,改变跑步的想法,借鉴之前的知识,这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
网友评论
优秀跑者的方法如何,待我问问业余跑者的大神们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