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老舍故居

作者: 东方一任 | 来源:发表于2024-07-11 07:4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舍先生的许多作品,你一定耳熟能详,老舍先生的故居你造访过没有,如果没有,可以去饱览一番。老舍一生67年,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英围5年,新加坡1年,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汉口半年,重庆7年半,美国4年。

    乘坐公交11路至大明湖站下车,就来到了老舍济南故居——济南市南新街58号院。老舍先生自己曾说:“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老舍先生成了我国现代作家中济南山水的知音。

    在老舍的散文里没有写过纽约,也几乎没有写过伦敦(写了一点留英回忆)、新加坡,写汉口、重庆、成都的极少,写青岛的有二三篇,就是第一故乡北京也写的不多;唯独济南,他不但写了,而且是长长的系列,而且,写得那么动人,富有诗意!这实在是老舍写作中一个奇特的现象。

    老舍先生在《趵突泉的欣赏》中,这样描写趵突泉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

    乘坐公交车225、25等路在人民会堂站下车,可到达青岛市市南区黄县路12号的老舍故居纪念馆,又称“骆驼祥子纪念馆”,是中国第一个以文学作品命名的纪念馆。

    1934年,老舍受聘于山东大学,于来青岛,直至1937年离开,大部分时间都居住于此。这是他在青岛的3处借寓住所之一,在这里,他写下了许多小说、散文和杂文,包括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在纪念馆里,你还可以看到一本《骆驼祥子(手稿)》。  

    老舍不仅能舞文弄墨,还能动刀动枪,在纪念馆中的写作间和过道门厅,摆设有老舍先生习武时使用的刀、枪、剑、棍等兵器。

    文学名著《骆驼祥子》究竟是怎样诞生的?走进这纪念馆,你就会了解了《骆驼祥子》的诞生过程:1936年春天,老舍先生从山东大学的一位朋友那里听到了一个车夫三起三落、最终受穷的故事,以及另一个车夫转祸为福,偷牵三匹骆驼回来的经历。这两个故事的核心是车夫与骆驼,激发了他创作《骆驼祥子》的灵感。从春天到夏天,他不断搜集材料,构思如何扩展这个简单的故事成为一篇长篇小说。道听途说,也是创作的一种渠道。

    从天安门广场往东乘坐公交车,拐入灯市口西街,来到丰富胡同19号老舍故居。这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市民居宅,倘若没有门院旁边的小牌子示意,谁能知晓是大作家老舍的宅院。小院门顶悬挂着一对红灯,显得有点节日的气氛。两边墙壁上,贴着“老舍故居介绍”和老舍作品里的箴言佳句。如《四世同堂》里的一句话:“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另一句是出自老舍《我这一辈子》作品里的“风雨要是都按着天气预测那么来,就无所谓狂风暴雨了”。还有老舍的《小坡的生日》里的颇有哲理的一节话。曰:太阳上虽然很热,月亮上虽然很冷,星星们看着虽然很小,其实它们上边全有小孩儿咧。这些一下子让你感觉到北京的风土人情。

    这座小院,是当时老舍先生用一百匹白布换得的。他买得小院后,首先托人到西山移植了两棵柿子树,秋天满树硕果,现在已长成参天柿树,非常壮观。

    走进老舍的卧室,有古旧的书桌和摆放整齐的书柜,那桌子上放着老舍先生用过的一些东西:收音机、油灯、笔墨等。卧室的床上,还摆放着老舍先生最心爱的三样东西:扑克、骨牌和拨浪鼓。

    老舍伦敦故居,是我未来将去拜访的地方。老舍先生从1924年9月至1929年6月住在伦敦,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他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与《二马》大部分都是在学院的图书馆里完成的。1926年8月,《老张的哲学》在《小说月报》上连载时,他第一次用笔名“老舍”。初到英国,和数日前刚从美国来伦敦的许地山居住在一起。位于伦敦北郊的巴尼特区卡那文路18 号,是一座两层小楼。1925 年春至1928年夏,老舍从卡那文路 18 号搬到西部霍兰公园附近的圣詹姆斯广场 31 号,现挂有英国专门用来标记故居的蓝色门牌,受英国政府保护。

    走进作家故居,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是在阅读一部作家的自传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拜访老舍故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at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