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主题是建立亲密关系并表现出同理心。
根据个人的理解,同理心是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在这里,即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从而更好的理解孩子的看法以及他们所做出的选择。
虽然我不觉得自己被父母理解过。但好在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很开明的班主任,他相信我们可以自己解决好一些事情,他放手让我们自己去处理一些学习上的事,学校里的事。他让我们感觉到了被信任,让我们整个班都充满了活力。然后结果就是我们班比以前做得更好。这就是信任的力量。我们班的所有同学都会自主的约束自己,而这种自主的力量远远大于被管束的,被约束的力量。我至今依然记得他做我们班主任的那两年,我们班的班风是最好的,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也都是最快乐最积极的。
这段经历虽然跟同理心关系不大,但却跟建立亲密关系很相关。亲密关系中不能缺少信任。
我家先生说我每次上完课的第一天都会表现很好,然后超过一天就打回原形了,他真是观察入微呀!
上完课的第二天,忍不住爆发了一次。这一次爆发的对象并不是我们家的小少女,而是我们家的小猴子,小猴子7岁,刚开始上学,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儿玩个橡皮,一会儿画一个圈,再在纸上画个花什么的,就感觉非常非常磨叽,写作业不专心。我陪在一边不停地跟他说,不要做小动作。可是他好像根本就没有听到我在说什么,直到最后我忍不住爆发了。所以说,人忍耐度,真的是有极限的,只是可能不同的人,极限不一样。
当天晚上看了一篇文章,关于发脾气的负面影响。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说有一个男孩子,他脾气不是很好,每天都会都会嚷嚷发脾气,然后他的父亲就让他在每一次发完脾气之后,在一根树桩上钉一颗钉子。小男孩第一天订了几十根,但是过了几个星期之后他逐渐学会了这控制脾气,到了最后,有一天他一整天都没有发脾气。这时候他的父亲跟他说,如果你可以坚持一天不发脾气,那么就从这个木桩上拔下一颗钉子。最后那个木桩上的钉子都被拔光了,这时候父亲对对他说:“你的这些话就像这些钉子,虽然现在已经拔光了,但是这些钉子所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就像这些小孔一样,留在那里却不会消失了。”
当天晚上我就跟全家做了一个协定,我们从那天开始,进行一场不发脾气比赛。每个人发一次脾气,我们就在他的名字下记一竖,过了一个月之后,看谁的竖线最多,谁就是输了,得竖线最少的那个人是有奖赏的。这个比赛到今天已经有整整一个星期了,成果还是挺明显的。第一天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下都会记几笔,到了第三四天大家就开始控制的比较好,除了我们家的小男孩之外,小男孩毕竟还小嘛,自制力稍微差一点可以理解。
昨天上课的时候跟老师提起了这个竞赛,我担心这种竞赛就会让孩子刻意的去控制自己的脾气,从而从而压抑了自己的情绪,得不到释放,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还好心理老师说不会,我可以继续做下去。
下面是讲义的主要内容:
建立亲密关系并表现出同理心
概述
• 加热:引导放松
• 评估一周的家庭练习/反思
• 同理心的发展:情绪侦探
• 角色扮演,以及情绪拒绝和指导的练习
• 如何反思情绪和情绪词
• 对计划和小组的反馈
家庭练习
专注于较低层次的情绪:查看标签并反思感觉。
• 试着站在青少年的角度,表达对他们感受的同理心和认可
• 在情绪日记中写下你的观察
• 与您的青少年完成锻炼对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