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张皓,你怎么回事儿,每次都稳拿第一的,这次怎么只拿了第二,下次要努力赶上了。”班主任拿着月末成绩单在讲台上说到。
台下的张皓也有点恨铁不成刚的样子,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张皓是我们班的大神,不出意外,他稳坐年级第一的宝座。所以,班主任对他的成绩尤为重视。
除此之外就是班上成绩排名前15的同学,班主任也会特别关注,其中谁掉了几个名次了,就会单独找他谈话。
而15名开外的则很属于“三不管”地带,成绩无论上升或下降,都不会找你谈话,如果有,那就是你进入了前15,成为“重点保护对象。”
02
我不是没希望的,我也希望被关注
这是大多数在老师认为不优秀的学生的心声。
“坐在他的身旁,我倍感羡慕。每次老师走过来都是因为他,而我因为不够优秀,时常被理所当然的忽略掉。”小A同学的同桌是班上的第三名。
因为成绩不突出,老师不闻不问的现象时有发生。从他的角度来说,只要关注成绩好的,有升学率的,能给班上带来荣誉的学生就行了,其他的只要不拉后退就行,也没那么多精力管。
“有一次,老师走过来的时候,我满心欢喜,他关注到我了,他要像对那些优秀的学生一样,说一些鼓励的话了。”小A笑着说道。
“他是说话了,可是不是对我,是我班上的第三名。”
“我于是埋下头,赶紧写题目,不让他看见我脸上的失落,眼里的泪水,当做没事人一样。”
“有时,我也想,如果他能对我说几句鼓励我的话,说不定我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为,我觉得那是一种肯定。”
“我多么想和他说,老师,也看看我吧,也鼓励我一些,我也可以把成绩赶上来的,我是有希望的。”
03
这种做法不是激励,是打击,是伤害
然而大多数老师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的重要性,依旧我行我素,这是中国教育的普遍现象,也是最大的弊端。
您们把孩子看的太坚强了,孩子的心是柔软的,他们需要的呵护、关心、鼓励,而不是处于再而三的打击,就算是棵好苗子,也可能因为否定,失去强大的抗压能力,被狂风暴雨刮走。
没有那么多的想当然,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才能真实明白他们的感受,被忽略的失落,渴望得到鼓励,渴望得到肯定。
04
请相信,差生也能像“他们”一样优秀
高考逆袭的黑马数不胜数,有的还是班上明不见经传的学生。而平时被老师关注的,反而考的不好。
他们是被老师激励的10%之一,想证明给老师看,自己是有希望的,有可能的上名校。
他们将平时的失落、悲伤都积攒成了力量,厚积薄发,在最后的战役中取胜。
这样的他们,才开始被老师在意,但却让人心疼。因为,他们忍受了很多,默默努力,不抱怨才有今天的成绩。
亲爱的老师,希望您能扶正心中的称杆,偶尔关注那些时刻关注着你的,在你心中不是最优秀的,但却是最隐忍的,最需要你们关注的学生!
因为,他们也是有希望的一群学生,也是您的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