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到“厚朴”这味中药时,还把它的读音读错了,想当然的认为是厚道的“厚”,朴实的“朴”。也因此,笔者一直对这味药特别有好感,“朴素踏实、宽厚宽容”,在第一次认识这味药的时候,笔者便对这味药药名的由来充满了好奇,猜想着厚朴名字的背后是不是存在着一个奇幻的传说。尽管后来知道了“厚朴”名字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子的意思,但内心还是对厚朴甚是喜爱。
厚朴 图片来源网络笔者查阅资料之后才知,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言厚朴“其木质朴而皮厚,味辛烈而色紫赤,故有厚朴、烈、赤诸名。”朴,读作po(四声),根据汉语字典,其意思为“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即为乔木中的一种。也就是说,“厚朴”所以称“厚朴”,实乃因其药材来源于乔木的厚厚的皮。
厚朴,为木兰科的落叶乔木,常见厚朴或凹叶厚朴两种,它有着厚厚的、灰褐色的树皮。厚朴树的叶子都很大,摸着像摸皮革似的,给人一种光光滑滑的手感。八九片头部钝圆、靠近叶柄部呈楔形、边边呈微波状的厚朴叶子聚生在一起生长于枝端,叶子的表面为绿色,没有毛,底面是灰绿色,被灰色柔毛,有白粉。四五月份的时候总是厚朴花开得最盛最美的季节,形似毛笔头的肉肉的七八朵白色小花瓣聚拢成一朵7、8厘米的花,带着芬芳香气,香气萦绕我们鼻尖。
大抵是因为自己是女生,个性也是极为安静的,很多时候就算生气了也只会郁在心里,因此很容易就肝郁了,喉咙长了梅核气。这个时候往往都会自己给自己抓一副半夏厚朴汤,熬了往下服,效果往往都是很显著的。这也是因为厚朴能够消痰,下气除满,所以往往与半夏配合治疗梅核气的无形之痰之效果十分明显。
厚朴可是一味宝呀!它的树皮、根皮、花、、果实种子及芽皆可入药,但以树皮为主。在每年的四五六月份来临之时,药农们会剥取下厚朴树的根皮及枝皮,将它们直接阴干,然后将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于阴湿处,使“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简状并干燥,此时便可得到我们的常用药——厚朴。而药农们也深知,在每年春末夏初时,厚朴花蕾尚未开花时或稍开时,将其采下,置于蒸笼中将花蕾蒸至上气后约10分钟取出,晒干或文火烘干便又是另外一味药产生了,这便是厚朴花。
厚朴功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是一味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今的临床上面使用频率都极高的中药。它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而后也经常为我们的医圣张仲景所用,如仲景所创的厚朴三物汤、厚朴七物汤等,一直到现在,也是前文笔者所讲述的用于治疗梅核气的厚朴半夏汤。可见厚朴在临床中使用的药物频率中也是极高的。如此也可以理解为何厚朴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其临床功用之效亦可见于此。
厚朴这味中药我想给任何一个中医学生的印象都是极好的,而且对他的理解也是跟笔者一样的。厚朴一词也经常性的出现在一些中药对联中。“人参在世为官桂,厚朴传家要细辛”、“厚朴继承神农药,苁蓉配制仲景方”、“厚朴待人,使君子长存远志;苁蓉做事,郁李仁敢不细辛”……这些朗朗上口的对联都刻画了一个“宽厚朴实”的富有中国“厚德载物”文化特点的君子“厚朴”形象。
前段时间有部网剧很火,笔者也是听到周围同学讨论方知剧里有个角色叫做厚朴的。厚朴一直是我所甚喜喜欢的一味中药,当听到有叫这个名字的角色时我觉得甚是好奇,便去查了查剧中这个叫“厚朴”的学生究竟与我心目中的应该叫做“厚朴”的人一不一样。
幸得不失我所望,剧中的“厚朴”是一名做事认真耿直并且十分严谨的“铁面班长”,性格内敛的他并不善于人际交往,虽然有时也会与大家打成一片,但是多数时候还是保持着自己特有的严谨状态。他留给他人的印象中几乎能用“轴”“憨”“直”来概括。所以我想该电视剧的编剧对中药的一些药名也是有自己的一番理解的吧。
谦谦君子厚朴郎,宽厚朴实待人强。宽厚朴实待人,也是父亲从小对笔者的要求,望各位喜欢厚朴的道友们能够一起学习厚朴的美好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