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位同事聊天,期间聊到了她的现状:不是很喜欢自己目前的工作,希望能够尽快跳槽到别的行业,因为年龄的增长会让转行更加困难。在空余时间也自学过 python 和机器学习,但都因为中途某些事情耽搁下来。
这位同事给我的感觉就和目前大多数人所处的情况一样:过度焦虑。
过度焦虑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要有两点:
- 产生过度收集资料的松鼠病,只知囤货不知消化
- 做事浮躁,不容易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那该如何避免过度焦虑呢?我认为可总结为十二个字:目标明确,坚持行动,定期复盘
目标明确
首先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然后进行目标拆解,找一张白纸,左边写上目前的现状,右边写想实现的目标。然后进一步细分,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可以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然后来检查自己处于哪个等级阶段,最终变成大目标一个一个具体的小目标。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让我们既能把控全局,也能掌握细节。

坚持长期行动
做一件事情容易,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很难。我和爱人曾经说过,朋友圈遍地的英语学习打卡,但是看看有几个是坚持一年以上的,一个都没有。做任何事情坚持个三五年来看,能量都是巨大的,但现在人们都习惯关注短期效应,却忽视了长期积累带来的能量。明确自己目标以后,要充分利用好 8 小时之外的空余时间,根据自己欠缺的内容有的放矢的去学习就行了。

定期复盘
在坚持行动的过程中,总结很重要。除了自己学到的知识,需要形成输出,完成学习的闭环之外。还需要定期总结自己前段时间的收获和不足,记录自己的心流体会,为下阶段的时间优化分配提供参考。

最后引用一下stormzhang对焦虑的解释作为结尾:"当下的生活,焦虑真的是常态,有焦虑不是坏事,一点焦虑也没有说明你压根没啥追求,但也没必要过分焦虑,面对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现在的事』"。
-- END --
Copyright © 2018 morgan. 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