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新看待熵

重新看待熵

作者: Obj_Arr | 来源:发表于2022-07-30 19:21 被阅读0次

熵是物理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热力学研究中熵永远是非降的,所以人们发挥想象,认为宇宙的终结是由于熵极大导致的热寂,物质虽然还在,却无法利用。
热力学是物质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学问,比如对于弹性理论中的变形问题,就和系统的内能联系起来了,对于大规模粒子构成的物理系统而言,热力学建模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那么,在涉及了意识之后,熵增定律还成立吗?意识可以与物质结合,也可以独立存在,与物质结合之时,自然是要符合物质运动规律的,与物质分开的话,暂时无法研究,仅作为一种合理推测。
物质运动领域的熵其实没什么可进一步说明的了,热力学定律建立了精确的公式,视为物质组成形式无序度的描述,对于复杂物理系统的完全描述则是超出了现有科学的能力,无法进行。仅能在部分有序,局部近似,有限精度的程度上做一个粗略描述。比如晶体学研究中,对于单晶的物理参数确认,然后经过周期性假设,弱耦合假设,使用积分推广到整体情形。变成晶体的宏观物理性质。疑点颇多,对于一般的物理系统,这些条件无法满足,所以这种方法推广不了。从原则上,可以通过拓扑,流形,几何理论给出精确描述公式,但是实际上不可行,因为对于现实材料的测量无法满足所需精度,甚至没办法测量。毕竟材料的性质同各种微观形貌关系很大,而这种测量代价很高,而且需要进行各种处理,选择形态良好的局部,也只能作为一种支持性证据,不能作为一般研究手段。这方面更像是一种技术限制,并非理论缺乏。
与物质结合的意识的运动规律,未免太过超前了,缺乏测量手段,现在普遍使用的是宏观测量,比如电磁波,脑波,声波,温度计,方式太过原始,而且测量对象是人,不能采用破坏性的方法,像现代的分析仪器都不能使用,高能粒子对人体的影响不能够忽视。而且,即使存在无害的精细测量仪器,依然是局部的,处理过的,物理量表征问题依然会大量存在。感觉这对未来的科学研究是很大的挑战。
既然科学面临的困难太多,干脆抛一边,看看其他体系的人是如何理解熵的,聚则为形,散则为气,聚集自然是熵减小,散开对应熵增大,一般认为这种过程是意识可控制的,其间需要消耗什么东西呢?不清楚,不过,考虑到一些事实,肯定是有消耗,虽然意识的本质看不明白,能量对物质运动的影响是普适的,所以,做出合理推测,意识可以管理能量的流动,本身不是能量,至于这个气是什么,很不好说,几十年来,研究的人也不少,说法也千差万别,我觉得应该不是实物或者能量,实物本身是被经脉实验排除掉的,人们找不到他的形,能量则是一种表现,呈现在人的感觉上。根据水火既济的说法,是性质力导致的,一方为阴,一方为阳,由阴到阳,或者由阳到阴,取坎填离,就是阴到阳,这就增添了新的问题,既然有吸引力,为什么不会直接融合,非得依靠气交流呢?是因为位置被固定了么?可是这种奇异的东西,又怎么能被固定呢?所以,丹经里面的问题也不少,历代的研究者也提出了不少的假说,比如脉轮,比如泥丸宫,丹田,但是,终究是方便说法,不能知晓本质。也是困难重重,这些学说最后沦为玄学,不可避免。
意识掌控能量运行,这种说法已然引入了熵,因为一般认为能量依附于物质上,不能孤立存在,能量的运行自然要伴随物质的移动,这种运动由谁主导?根据理论力学的说法,是使作用量最小的路径,也就是存在一种势场使得这种路线阻力最小,不得不考虑这种势场是一直存在还是在特殊的状态下激发而出的,根据自身经验,那就是激发出来的,通过脑波谐振,在特定的声音频率激发下导致的一种特殊人体状态。这方面通过音乐冥想验证过了,在特殊频率声波下可以感知到气的存在。这样的话,就比较复杂了,因为激发态下和自然的人体状态区别很大,通过解剖获得的知识就很值得怀疑,需要无创无伤的人体探测手段,从杨定一那听说现代医学分析仪器可以满足这种要求,核磁共振技术,断面X射线检测,相应的状态转变应该可以区分。虽然,效果可能不太行,至少,可以把气的神秘色彩去除掉,变成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不再被排斥在科学之外。只不过,感觉现在的社会风气下未必是好事,人们看见好东西就想占有,浑水摸鱼之人也会闻风而动,估计又要变得乌烟瘴气了。即使被承认了,也极有可能从一种人体现象变成硬性指标,来区分人的三六九等。所以,科学技术虽然宣称中立,实际上时刻被社会意识影响。之前研究气不就被视为伪科学了吗。研究的成果也被滥用,远红外,磁疗,振动,量子,造就了很多奇特的产品。这大概也是迷信科学和正信科学的区别了,不信的人很多,迷信的人也多,正信的少之又少。
感觉非常的奇特,根据之前的研究,人体所拥有的激发态非常多,在不同的频率下会诱导出不同的能量运行通道,这和固体物理很像,固体的激发态也很多,性质差别也很大,一般认为这是量子效应,因为能量分离,呈现出能量分布谱带,不是连续的。想一想好像挺对的,人体,动物体,这类宏观物理系统,自然也可以拥有各种能量态,一般是通过声波体现的,因为声波和宏观物体的尺寸相当,所以声学的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瑜伽中的各种陀罗尼,道家中的咒语,本质上也是一种振动形式,或许还有其他的东西,听起来是嗡嗡嗡的,用于激发某种状态。驱虫,驱人,就像次声波对人体的损害一般,特定频率的声波会让人感觉不适,从而原理。这样也能摆脱一些神秘色彩。
这些研究都会导致一个问题,如此精妙的人体,真的是自然的吗?人们虽然可以像现在对量子力学采用实用观点一般,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但终究是避不过去,答案如何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依然存在很多无法接受的事情,这也是不自由的由来,因为拒绝,所以远离。要想获得世界的真相,就需要逐渐摆脱这些束缚,解放思想。心量不够大,知晓真相只能是一种痛苦,远离熟知世界的痛苦,所以很多科学家也是非常厉害的,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承认自己的无知上。

相关文章

  • 重新看待熵

    熵是物理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热力学研究中熵永远是非降的,所以人们发挥想象,认为宇宙的终结是由于熵极大导致的热寂,物...

  • 二零一六年合集

    杂学 熵 (Entropy) 能否尽量通俗地解释什么叫做熵?熵的社会学意义如何看待“热寂说”?宇宙会随着熵增终结于...

  • 《心流》序二 一曲冰与火之歌

    新知: 1、重新解释了熵的概念,熵就是指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越混乱熵值越高,熵值越高能做的功越少; 2、在心流状态...

  • 重新看待失败

    我们战胜的,都是渺小的; 结果本身也使我们渺小。 永恒与非凡之物, 不欲被我们弯曲。 胜利不会对他发出邀请。 他的...

  • 重新看待瑜伽

    重新看待瑜伽 “瑜伽(英文:Yoga,印地语:योग)是一个汉语词汇,最早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

  • 一、看文章 “熵”不起:从熵、最大熵原理到最大熵模型(一)“熵”不起:从熵、最大熵原理到最大熵模型(二)“熵”不起...

  • 重新看待牛熊

    近期的行情不怎么好,于是都没有什么参与。 只有基金设置了自动的定投。 股市感觉接下来是波动较大的场面。 于是选择波...

  • 2019,重新看待生活

    今日元宵节,不能免俗,节日快乐。 再一次过完元宵节,事实证明我们老了一岁,不,应该是又成熟了一些。日子一天一天过,...

  • 重新看待逆商

    保罗•史托兹认为,逆商分别由 Control(掌控感)、Ownership(担当力)、Reach(影响 度)、En...

  • 重新看待英语学习

    虽然本人是英文专业,但是对于学习英语,我其实是又爱又恨的。 一方面羡慕别人的发音,流利的表达,一方面也深知,想提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新看待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hh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