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没有更新,内心也是时刻想着这件事,周小二这是每个做自媒体人的基本素质。但是时间不允许,我只能闲暇时间来思考,来构思框架。你不曾想到,在换完厚重衣服下井坐猴车去工作面的路上,周小二很多思考、想法是在时候触发的吧。
好了,闲聊完,说点正经的,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周小二也是响应者,但是做买卖、搞商业,是不是全凭直觉和经验?有时候又屡不清思维,不知重点,今天聊得就是给点小提示吧,让脑袋里想到项目的时候有个大概框架。
1、趋势
在任何时候,牛逼的投资者都能清晰的看到未来趋势,这是一种预判,这是一种长期修炼的结果。我们这群屌丝,不如跟随,慢慢学习,这也是普遍中国式的“创新”。
马云是个很会布局的人,2015年投资那么多行业,他下的什么棋?这就是阿里巴巴本质是个什么公司?互联网公司?不是,他是一家数据型公司,他目的是在各个行业,找到你的各种行为数据,通过数据重建你的这个人,预测你的行为和想法。马云塑造的是以数据为基础的肥沃土壤,你要做的不是重新塑造这样的一个环境,而是在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这就是趋势。
前段时间也研究过b端O2O,紧接着周小二看到阿里巴巴的1688招募城市合伙人,不明白的话,简单的讲就是整合传统的分销商和渠道商。这和c端O2O,可不一样,目标用户就不一样,一个是商户,一个是消费者。招募链接不好上传,公众号回复:城市合伙人。有没看关于B端O2O的,点击下边字体:BAT都搞不定的B端O2O,传统线下企业2016有希望喽!
说了阿里,再说说互联网巨头腾讯,现在的趋势是什么?那他的本质是什么?在周小二看来,就是连接,微信聊天是连接人与人,微信公众号是连接人与信息,朋友圈这个泛滥广告的时代连接的是人与广告(其出发点不是这样子),那么近期应用号就要呼之欲出,它连接的是人与服务,app行不通,不如顺着腾讯这个趋势,在微信平台上来做应用号及公众号。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让你捉摸不定,周小二也是屌丝,摸索中前进,趋势看到,黎明也不知道多会到来啊!在虚拟现实2016元年,也是看到这一技术带来的变化。但是,困难比想象还多,简单的来讲,周小二团队免费给用户做全景图,别人都不吃这一套,你这个和我有屁的关系?可见,在趋势面前,还有缓冲期,用户接受这个东西,需要市场预热和成熟,你能做的,就是活下去。为了活下去,周小二近期也是准备把“二哥合伙人”升级招募第二批,和大家一起玩点能短期看到收益的,在趋势到来的时候,先活下去。
2、流量
一句话概括流量就是让目标用户选择你已经建立的场景。两个点:目标用户和场景,首先你要知道你的目标用户是谁,然后消费行为画像,再次构建场景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最后才是让目标用户选择你。
你线下开了一家实体店,线下的目标用户是谁,你应该知道吧,他们平常在哪里消费,消费能力如何?你的店铺选址很重要,在你看来,是不是觉得只要那些商超附近好啊,人流量多大,必然有人来消费,那不一定,举个例子,我的一个高中同学,近期准备跟随他大哥开个面馆,光找地址就找了三四个月,周边人流量大而且饭店也很多,如果他找的这个地方,普遍是外地人吃不惯面食,尽管流量大,生意也是不行的。
你线上想尝试,现在很多程序猿忙的做各种app,你看到的是大趋势,产品也不错,但是,你想想没人知道啊,为什么p2p产品漫天飞,他们怎么让流量引入到他们的app当中?注册绑卡送现金啊,这也是买流量的手段,很多褥羊毛赚钱的,手里都是上千的身份证和手机卡,他们就靠这些平台而活,一个平台送20,一千个身份证多少钱?p2p平台又有多少个?虽然跑路的很多,但是真正有资本搞这流量的平台也不少。
目前来讲,目前中国性价比最高的全网流量的导入方式还是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知乎和豆瓣可以算是第二梯队(本地O2O的流量则主要掌握在大众点评和美团手里,微博和微信稍差一点)。所以,线上你要做,你要知道你的目标用户在那里,这些平台流量在那里等着你去吸收,难道你要开荒把流量吸引过去?具体这个流量平台的玩法,历史文章里找吧。
简单的看看已经发生导流的例子,无论是老一辈企业家为了拿下一个单子在酒桌上喝到吐血,或是孟兵拜会潘石屹最终在望京SOHO中为西少爷拿下一个黄金店铺,还是郭敬明为了小时代造势情愿让杨幂发微博拿自己的性取向开玩笑,都是一流的导流能力的体现。当然,倚靠产品品质过硬口口相传让更多消费者知道有这么个消费选择的古典方法也并未被淘汰,只是单单凭此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发展速度了。
3、包装
包装就是你怎么将你的产品呈现给你的目标用户的?饭店的一个菜还讲究,好看不好看,这直接影响着食欲和消费。雕爷的饭店,装修风格,盘子、筷子都有自己的LOGO,这些细节都是包装。
在一个线上线下的流量价格水涨船高的时代,连噱头都没有的包装就是浪费流量。事实上,除非你卖的是那种可以在商品期货交易所直接买卖的大宗商品,包装很大程度上是整个生意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产品本身!譬如你建立个微商城,装饰和打扮直接觉得是否交易,因为用户在选择琳琅满目的产品时间上仅仅是几秒钟,怎么能一下吸引用户?这就是包装的作用,像淘宝上那些图片不精美,甚至在产品图片上打LOGO,用户看到全是厌恶的,哪里来的消费?
再比如个人微信,你的头像、简介,甚至朋友圈发的内容,都直接影响别人对你这个人的理解。我看到有很多人,头像甚至用的二维码,你难不成想让别人保存图片再长按关注你?你在逗周小二嘛?还有,你要想了解一个人直接通过朋友圈的信息就可以知道,所以,发朋友圈要慎重,像很多微商朋友圈发的内容还无价值,频率还快,甚至一下子连发五六条,你不等的被别人屏蔽才怪。所以最好不要让周小二在朋友圈发广告,反正我是很谨慎的。而朋友圈宣传产品,最好的模式就是H5,想想前不久朋友圈哄传的“我和微信的故事”,虽然后期因为造谣引起的朋友圈进一步大热,这个产品的包装也是亮点之处。
包装影响消费决策,产品影响二次消费,更为常见的例子发生在相亲这件事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握有决策权的女性,消费决策的核心依据是短期的感性吸引,比如男性的风趣而神秘,浪漫而帅气,有权有财钱等等,都属于包装的范畴,她们是否愿意和对方进入一段恋爱关系基本上都是由包装决定的。而男人认为自己事业稳定,孝顺父母,勤于家务,忠心不二,会是一个好父亲等等属于产品本身的优点,并非不重要,而是必须在已经开始了一段恋爱关系之后,对方才有机会体验到。遗憾的是,他们和那些强调“我的产品是极好的,只怪消费者太傻X没有体验过”的笨商人一样,都没弄清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是包装!不是产品!
(考虑篇幅过长,未完待续)
作者:周小二,微信公众号:sxweiyuansu。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平台、一点资讯、搜狐、百度百家、品途等等专栏作者,立志做一个真实的自媒体人,坚持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