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尔尼将军借着一个特意为赶走凯瑟琳而临时定下的约会之名,将凯瑟琳赶离诺桑觉寺。
凯瑟琳不知缘由,哭着跨上驿车。蒂尔尼将军没有派遣任何仆人送凯瑟琳回到富勒顿家里,而且马车还是驿车,是租用来的。
蒂尔尼将军让一个年轻姑娘单独长途跋涉回家,此番作为实在有失体面和修养。
凯瑟琳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是什么让蒂尔尼将军在去巴黎前后对待她的态度,那么截然不同?
一路上,凯瑟琳靠着马车的一个角上,泪流不止。
途经伍德斯顿的时候,凯瑟琳想起刚刚前几天,蒂尔尼将军带着埃丽诺和她,驾着马车一同到亨利的居住地伍德斯顿聚餐。
回想那一天,蒂尔尼将军说了不少暗示她和亨利喜结良缘的好话。这可是凯瑟琳最快活的一天,令她久久难忘。
也只是区区几天光景,那个说“好话”把凯瑟琳当作“准儿媳”的蒂尔尼将军,就毫无情意可言地将她赶离诺桑觉寺。
凯瑟琳确实想不起自己哪里做错了,什么时候、什么事情惹得蒂尔尼将军不高兴。
凯瑟琳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唯一一次的冒犯,可能就是她曾经对蒂尔尼将军是否做了像小说里那些骇人听闻的可怕之事疑神疑鬼外,她再无做有损大雅的其他事。
但是,凯瑟琳那次的“冒犯”,只有亨利和她两个人知道。凯瑟琳相信,亨利绝对不会有意说出这件事的。
那么,蒂尔尼将军究竟为什么要让她以最快的速度离开诺桑觉寺呢?马车里的凯瑟琳,百思不得其解。
马车走了11个钟头,凯瑟琳终于到达自己的家,富勒顿。
“旅行马车在富勒顿是不常见的,全家人立刻跑到窗口张望。看见马车停在大门口,个个都喜形于色,脑子里也在想入非非——除了两个小家伙以外,谁也没料到会有这等喜事,而那两个小家伙呢,一个男孩六岁,一个女孩四岁,每次看见马车都盼望是哥哥姐姐回来了。头一个发现凯瑟琳的有多高兴呀!报告这一发现的声音有多兴奋啊!”
凯瑟琳跨下马车,受到家人们的热烈迎接。她跟每个人拥抱,这会儿可能是她一路上以来感觉到轻松的时候。
家人们围着茶桌坐下,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问凯瑟琳离家这段日子的事情。当凯瑟琳向家人们说清楚她为什么突然回来的原因,这家子人觉得这样的侮辱不容忽视,不能轻易宽恕。
“蒂尔尼将军把女儿(凯瑟琳)逼到这步田地,实在太不光彩,太没心肠——既不像个有教养的人,也不像个有儿有女的人。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什么事情惹得他如此怠慢客人,他原来十分宠爱他们的女儿,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反感,这些问题他们至少像凯瑟琳一样莫名其妙。
不过他们并没为此而苦恼多久,胡乱猜测了一阵子之后便这样说道:‘真是件怪事,他一定是个怪人。’这句话也足以表达他们全部的气愤和惊讶。”
从这一段莫兰夫妇为女儿受到的侮辱,表达气愤的用词和语气上,感受到凯瑟琳这一家子的善良温和。
第二天吃完早饭,凯瑟琳坐下来准备给蒂尔尼小姐写信。这是临别前,她答应蒂尔尼小姐的事情。
但是,信到底要怎么写呢?
在凯瑟琳遭遇难堪的窘境中,这封信如何表达,显得重要。原因是:
“这封信既要恰如其分地写出她的感情,又要恰如其分地写出她的处境,要能表达感激而不谦卑懊悔,要谨慎而不冷淡,真挚而不怨恨——这封信,埃丽诺看了要不让她感到痛苦——而尤其重要的是,如果让亨利碰巧看到, 她(凯瑟琳)自己也不至于感到脸红;这一切吓得她实在不敢动笔。”
最后,凯瑟琳决定:只有写十分简短才能确保不出差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