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就是为别人犯的错误买单。”类似的毒鸡汤喝了不少,该生气的时候还是会生气。所以道理懂很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迁就,包容,体谅”,只要有矛盾发生,接下来这些词语就会不经意的在你耳边响起。可是,凭什么?如果我们有大海的情怀,谁来为我们的委屈买单!
不如试着用《非爆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和交流吧,这本书可以让人们即使受到攻击与伤害,也可以心平气和地解决矛盾。
非爆力沟通有四要素:
1.观察。即描述你看到的,而不是评论。
2.感受。真实的表达内心的感受。
3.需求。说出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需要。
4.请求。明确地向对方提出诉求。
用以上的四步曲方法,可以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在每一次互动中,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提出明确的请求。
经常听到劝架的人说:“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下吧。”可是真正把自己的立场甩到一边,完全替别人着想何其艰难。更何况我们又不是圣人。那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吧。用心体会自己,而不是分析别人犯了什么错。人们越是用心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也就越能留意到自己的心理活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场景,每一个矛盾看上去都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当作者运用非爆力沟通方式一步一步走下去时,你会惊喜地发现,那些在生活中看似无解的问题都神奇的迎刃而解了。
让我们设计一个生活场景吧。
寒冷的大雪天,和朋友约好了在公园见面。你在瑟瑟寒风中等了半小时对方才来。一般情况下是不是很生气?这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你:“别生气,生气就是为朋友范的错误买单。”会不会有一巴掌扇过去的冲动?因为关系太好了,你的心里有个声音在说:“也许他有他的难处吧,或许临时有事耽搁了。”这时,脑子里马上有个声音回应道:“可是我在寒风中冻了半小时唉,谁来体谅我!”以上的纠结和痛苦都是因为我们太看重诚信了。因为朋友没有守约而引起了我们的不快。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范的错误上而没有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又或者我们正好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欣赏一下雪景,再或者假如正好远处有个小朋友一歪一扭的走过来,搞笑而逗乐。我们还会在意朋友没有守时,因而生气吗?应该不会吧。
一件事情,不同的需求导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不论是友谊、诚信还是休息,我们就可以更加体贴自己。我们可能会有强烈的情绪,但不再生气。可是,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难免就会生气。
除了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还可以选择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此时,我们也不会感到生气。我们无须压抑愤怒,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愤怒也就不再存在。这样才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替别人着想。
碰到不愉快的事情而生气在生活中是如此的普遍,表达感激时也会引起不悦,同样并不少见。
赞扬也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吗?人们很容易范的错误就是在赞扬他人时,不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
操纵赞扬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说不定刚刚你正驾轻就熟的运用着呢。例如,家长哄小朋友吃饭,老师表扬学生,经理表扬员工。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他们在未来表现得更好。一旦受表扬者意识到家长、老师、经理表扬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操纵他们,很可能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发现这些赞扬的潜在目的之后,人们对于由衷的感激也会心存疑虑了。
对这种困惑,《非爆力沟通》同样给出了可行性方案。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在表达感激时,这三个部分的先后次序并不重要;有时,只需要通过微笑或说声“谢谢”来表达这三个部分。然而,如果我们要确保对方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就用语言具体地描述这三个部分吧。书中同样列举了部分示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只有认真阅读并用心体会书中的方法与事例,才能在生活中运用得更好。
该书出自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这本书能帮助更多的人安静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