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艺术之家
永乐荐:秦汉时期龙首错金银青铜带钩

永乐荐:秦汉时期龙首错金银青铜带钩

作者: 深圳永乐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14:33 被阅读2次

带钩是古人一种束腰构件,历史上曾使用数千年不绝。历史上搭配带钩的束腰带虽然形态多样,但带钩的使用方式大同小异,即带钩底端的短栓柱与腰带一端固定,正面的钩状部分钩住腰带的另一端(或附属的其他承接构件)。

带钩虽小可谓中国青铜工艺的缩影。带钩的造型多样生动,其形象多有美好的寓意,有威风凛凛的老虎,气势磅礴的大象,展翅翱翔的雄鹰,又有表示儒雅风度的琵琶、琴瑟......带钩的装饰工艺精美绝伦,技艺精湛,它虽然没有青铜器物的体量庞大,却集当时生产技术、装饰工艺水平之大成,有鎏金、错金、错银、镶嵌、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线刻等装饰方法。带钩的纹饰造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和民族精神。

文献有关于带钩的记载,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国语・语》载,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荀子・礼论》云:“缙绅而无钩带矣。”《庄子・去箧》云:“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今深圳永乐有幸征集到的此件错金银带勾的制作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预铸出设计好的纹饰,纹饰底面需制成高低不平的凹面,然后在凹陷处嵌入极薄的金银片或金银丝,用厝石打磨,使之与器物表面相平,然后再用木炭和清水打磨,使青铜器表面和金银的纹饰各显出不同的色泽,映衬出瑰丽的图案。

该带钩长17cm,重109.1g。钩身扁长,造型为龙首,身呈流线型,全素面,主体部分施以错金银工艺,形成富丽辉煌的视觉效果,掩饰了素面单调的缺憾。

此错金银的带钩真正反映了秦汉时期青铜器技艺的精湛,工艺的精美,在当时王公贵族服饰才可能佩戴的饰品。可以看出秦汉时期的繁荣与王公贵族们生活的奢华。其无疑属于精品,即使价值高于一般藏品的数倍,数十倍也值得投资购买。越是此类藏品,增值便越高,弥足珍贵。 

相关文章

  • 永乐荐:秦汉时期龙首错金银青铜带钩

    带钩是古人一种束腰构件,历史上曾使用数千年不绝。历史上搭配带钩的束腰带虽然形态多样,但带钩的使用方式大同小异,即带...

  • 吉林博物馆镇之宝

    它的名字叫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长15.7厘米,通体错金银,宝石镶嵌,造型精美,铸工精巧。仔细看它的正面,竟雕...

  • 藏不住了,传承千年的工艺----错金

    错金工艺又名金银错 金银错出自皇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没于晚清。 八国联军侵华,清帝出逃,匠人随之遣散。 古老技...

  • 扬州汉陵苑游记(二)

    在游记(一)里我们通过错银铜牛灯了解到我们的先人在东汉时期就有了环保意识。下面继续介绍。 铜带钩 在古代有身份地位...

  • 明永乐青釉是仿宋元青釉吗

    永乐时期的青釉瓷实质上是仿宋元青釉瓷的品种。永乐御窑厂烧造的影青瓷与宋元两朝的影青瓷有着明显的区别。宋元两朝的影青...

  • 藏不住了,传承千年的工艺!

    错金工艺 金银错出自皇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没于晚清。 八国联军侵华,清帝出逃,匠人随之遣散。 古老技艺得以流落...

  • 盛世繁华的永乐时期

    中国历史中的永乐 永乐帝在位时期,成功地打造了明朝的鼎盛时期——永乐盛世。即便是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来看,永乐盛世也...

  • 昆山片玉——中国古代陶瓷:青花瓷

    古瓷尚青,而元人尚白。青花瓷在元代横空出世。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

  • 一个“围棋罐”的历史审美

    ▌翠青釉 永乐时期御窑大胆创新,试烧不同釉色,近色之品,也会严加区分,以臻成色精准。时新创此等青釉品种不下三类,实...

  • 《错√钩》 - 草稿

    一年有多少人逝去?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官网数据 全球每年死亡总数:5820万人 比正常出生的数字略少。 这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乐荐:秦汉时期龙首错金银青铜带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mq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