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诗首先在于做人
写诗越离理念远越离音乐近就越好
写诗需要赤子之心,要有尊严和梦想
写诗需要强烈的感受力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禅宗说,
心中有万法,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小说,它是整个波浪的过程
诗歌,它是波浪上闪烁的光点
小说是鸟在天空飞舞的这个线条
诗是鸟在最快乐的时候发出的叫声
所以诗是闪闪烁烁的一种东西
自由诗是受内在的意象、音韵及精神控制的
写诗如采珠,它在我呼吸时到来,我不采它,只为细细记住它的光芒
写诗的时候,给有磁力的字以自由,让它们自行组合,有时字,像被水推动的石子
诗可以唤起人们永恒的生命感 ,想起生命的愿望,生命间微妙而亲爱的联系,以及它们共同的来源,想起生命作为花、作为树、作为鸟的过程!
知之者知之,不知者不知。只有愿意知道的人才知道,只有心有痛苦的人,才会想起,这是诗歌现实的极其微小的作用。
在真实的世界里,一个太阳和一片叶子各有特点,没有高下,它们都是宇宙变换中的一个现象一个瞬间,都是丰富美丽独一无二的。
真正的诗是超越年龄、跨越时空的 ,因为它来自真切的生命,而生命是相通的。
关于艺术的奇异性
一个人来到世上,在宿命和个人选择之间迟疑不决,终于有一刻他自己成了全部,脱颖而出。
个人的奇异性弥漫于人间,他开始了创造,想起来以前所有的生命,这些生命在被想起的刹那成为你的新生。
正是这种人的奇异性和创造性,才使得艺术焕发青春。
同时艺术生命永远也不可能脱离这一刹那的奇异抉择。
诗最大的敌人是习惯—习惯于一种机械的接受方式,习惯于一种合法的思维方式,习惯于一种公认的表现方式。
习惯是知觉的厚茧,使冷感和热感都趋于麻木
习惯是感情的面具,使欢乐和痛苦都无从表达
习惯是精神的狱墙,隔绝了横贯世界的信风,隔绝了爱、理解、信任,隔绝了心海的潮汐。
习惯就是停滞,是沼泽,是衰老,最终就是死亡。
诗人用崭新的诗篇,崭新的审美意识,粉碎习惯之后,他和读者一样,将获得一次再生,重新感知自己和世界。
只有鲜活的生命,才有鲜活的诗,相互滋养的关系。
而麻木不仁的生命,只有生硬刻板的诗,也是恶性循环的,没有丝毫的美感。
现实中的语言,是限制性的,有交通规则式的语法关系。但是也有完全自由的语言,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啸,像仰天长啸、啸傲江湖……
这二者可以达到和谐的,也可以有冲突。《春江花月夜》的诗句,“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这里表现的就是和谐,很舒服的自然声音和自然的风的吹动,使得文字飘舞生长为诗,满满的意境,唯美的画面感,非常自然又舒适!
网友评论